突发!“老登” 群体社交圈大震荡,祖传社交货币失效了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时代变局下的消费投资分歧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上证指数于 2025 年 10 月 28 日盘中强势突破 4000 点,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标志着市场在历经十年的跌宕起伏后,再度站上了一个

时代变局下的消费投资分歧

在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上证指数于 2025 年 10 月 28 日盘中强势突破 4000 点,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标志着市场在历经十年的跌宕起伏后,再度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指数的上行并未带来市场的普涨盛宴,相反,市场内部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分化态势。科技、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板块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力量;而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高端消费板块,却陷入了长期的低迷,在市场的喧嚣中显得格外落寞。
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行业板块之间,更深刻地反映出不同世代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与选择上的巨大分歧。当下,投资圈里 “老登” 与 “小登” 的说法颇为流行。“老登” 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秉持着传统的投资理念,注重基本面、分红与现金流,常将目光聚焦于白酒、中药等价值风格的股票,坚守着自己熟悉的投资领域,力求在稳健中获取收益 。而 “小登” 则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更重视行业景气度,敢于大胆追逐 AI、机器人等热门赛道,以激进的姿态拥抱新兴产业,期待在高风险中博取高回报。
老登们凭借着多年的投资经验,对传统消费行业的稳定性深信不疑。在他们眼中,白酒行业历经岁月沉淀,拥有深厚的品牌底蕴和稳定的消费群体,是价值投资的不二之选。他们难以理解小登们为何会对那些业绩尚未兑现、估值却高高在上的科技股趋之若鹜,在他们看来,这种投资行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小登们则站在时代的前沿,坚信科技的力量将重塑未来,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无限憧憬。他们认为老登们过于保守和迂腐,执着于传统产业,错失了科技浪潮带来的巨大机遇。


传统高端消费的困境与挣扎

白酒行业:辉煌不再的酒中贵族

在 2025 年,白酒行业交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三季度成绩单,宛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沉醉于往日辉煌的酒业。据统计,板块内 18 家白酒上市公司在 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总额 3176.58 亿元,同比下降 5.84%;净利润总额 1226.90 亿元,同比下降 6.88% 。而第三季度的单季表现更是触目惊心,营收总额同比大幅下滑 18.42%,净利润总额降幅扩大至 22.03%,不仅远超前三季度均值,还彻底扭转了 2024 年同期行业整体仍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
即便是白酒行业的王者贵州茅台,也未能在这场行业寒冬中独善其身。2025 年第三季度,茅台单季营收增速降至 0.56%,净利润增速仅剩 0.48%,创下近年来的最低增速。回溯 2024 年第三季度,这两个数字还分别高达 15.29% 和 13.23%,即便是在深受疫情影响的 2021 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也有 9.86% 和 12.25%。茅台业绩增速的急剧放缓,无疑凸显了行业困境的严重性。
飞天茅台的价格走势,成为了行业困境的一个缩影。曾经,飞天茅台价格一路飙升,年年涨价,市场上供不应求,消费者必须加价才能购得,它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是酒桌上的 “硬通货”。然而,如今的飞天茅台却风光不再,价格先是停滞不前,随后在 2025 年上半年首次跌破 2000 元的心理关口,尽管期间有过几次短暂反弹,但在国庆、中秋双节以及双十一消费旺季期间,仍一路下行,跌破 1700 元大关。这对于一向以价格坚挺著称的飞天茅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也让整个白酒行业的从业者忧心忡忡。
双节期间,白酒行业的动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同比下滑约 20%,传统消费旺季未能成为行业的 “救命稻草”,未能扭转行业的颓势。与此同时,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市场价低于出厂价的情况已覆盖半数企业。在渠道方面,茅台等白酒企业大力布局直销平台和电商平台,虽然初衷是为了控价并更好地触达年轻消费群体,但却在无意中冲击了传统经销商体系,导致渠道预期混乱。APP 抢购模式的出现,使得 “散户” 定价权提升,部分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不得不降价抛售,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行压力。
白酒行业长期以来 “厂强商弱” 的局面,在此次行业调整中也受到了冲击。过去,酒企凭借强势地位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以抢到更多配额、囤积更多酒(资源)为目标,因为手中的资源越多,赚钱的机会就越大。但如今,市场环境的变化让这种传统合作机制逐渐分崩离析。曾经凭借 “资源为王” 理念在行业中赚得盆满钵满的老登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接受市场变化带来的深刻教训。
从更深层次来看,白酒行业的困境也反映出社会变化的趋势。在过去,酒局是社交和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景,白酒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衍生出了一套服从性测试机制,通过劝酒、敬酒等方式来实现资源和权力的分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酒局文化和服从性测试机制逐渐式微,很多事情不再需要在酒局上谈成。当白酒失去了这层附加价值,单纯作为一种饮料,它能否凭借自身的口感和品质,吸引消费者长期购买和饮用,成为了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茶叶行业:传统模式与新故事的碰撞

与白酒行业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高端茶叶领域在 2025 年迎来了一则看似振奋人心的消息。八马茶业在历经三次冲击 A 股 IPO 失败后,终于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上市首日,八马茶业股价表现惊艳,较发行价大幅上涨 86.7%,公开发售部分获得超过 2680 倍的超额认购,创下港股茶企新股认购纪录,一时间风光无限,资本市场似乎对其寄予了厚望。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上市表现背后,八马茶业却暗藏隐忧。从加盟商体系来看,为了扶持加盟商发展,八马茶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集中采购、统一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旨在增强议价能力,降低成本与损耗,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与加盟商的互利共赢。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2025 年上半年,八马茶业的加盟商体系出现了小幅收缩,加盟商数量增长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了净减少的情况。
业绩方面,八马茶业的增速也明显放缓。在冲刺 IPO 的关键时刻,其 2024 年营收增速降至 1.0%,而 2025 年上半年更是交出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这表明,八马茶业在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方面遇到了瓶颈,即便成功上市,也难以在短期内扭转业绩颓势。
深入探究八马茶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现高端茶业务高度依赖高端礼盒市场,而高端茶加盟商真正从事的,可能并非单纯的茶叶生意,而是充当着隐秘的 “第三空间”,成为政商人情往来的重要载体。在县城中,那些看似冷清却能长期经营的茶叶店,往往有着独特的经营逻辑。店铺前半部分设置开放式品茗区,摆放着几张茶台,这里更像是客厅,用于初步接触与展示;而内廊里则隐藏着独立小茶室,是深度洽谈和巩固关系的核心区域,里面展示的 “收藏级”“大师级” 茶叶,其价格并非由茶叶本身决定,而是取决于茶室背后所搭建的人脉关系和谈成的生意。
这种商业模式的背后,是复杂的政商江湖。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八马茶业为何会有诸多八卦消息,以及其复杂的股权和姻亲关系。这些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适应高端茶业务的特性,便于在政商领域拓展业务,获取资源。
而另一家高端茶企业小罐茶,则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小罐茶瞄准的是政商之外的大众消费市场,试图将茶打造成标准化的消费品。它摒弃了传统高端茶依赖政商人脉的模式,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包装和营销,让茶叶能够在公开渠道展示和销售,使那些从未接触过高端茶的消费者,也能轻松识别并消费。小罐茶的这种探索,虽然在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其商业故事能否最终讲通还有待时间验证,但它无疑为茶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现出脱离传统商业模式的决心和勇气。


神药板块:光环破碎后的价值回归

在传统高端消费领域中,以片仔癀为代表的中医神药,也未能逃脱市场变化的冲击。2025 年,片仔癀的三季度报堪称史上最差,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74.42 亿元,同比下降 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29 亿元,同比下降 20.74%。这是自 2006 年以来,片仔癀首次出现三季报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降的局面,业绩的颓势令人咋舌。
回顾 2021 年,片仔癀曾迎来高光时刻。当时,其锭剂被黄牛爆炒至每粒 1600 元的天价,消费者受众迅速破圈,市场上供不应求,出现了一粒难求的盛况。片仔癀也因此从一款传统的中药,摇身一变成为了备受追捧的 “神药”,其稀缺性和金融属性被无限放大。
然而,好景不长,如今的片仔癀已风光不再。尽管官方零售价仍维持在 760 元 / 粒,但实际市场价已大幅跳水,在部分电商平台跌破 600 元,回收市场的价格更是惨不忍睹,2025 年新货的回收价仅在 530 元左右,较巅峰时期跌幅超过六成。与之相应的是,片仔癀的股价也从 2021 年的历史高点大幅下跌,市值蒸发超过 1800 亿,曾经的辉煌如梦幻泡影般消散。
片仔癀的兴衰,背后是其稀缺性和金融属性被过度炒作的结果。明朝宫廷御医的配方、含有濒危保护动物身上的珍稀原材料,这些元素赋予了片仔癀独特的稀缺性,使其被包装成了延年益寿的神药。“喝茅台前吃片仔癀护肝” 的说法甚嚣尘上,茅台与片仔癀的组合,一度成为高端社交中的财富密码。但实际上,片仔癀本质上只是一款治疗部分肝病的中药,其功效被过度夸大。
从礼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片仔癀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其作为礼品的属性,即送礼者能从收礼者那里分得的利益。在经济上行、蛋糕不断做大的阶段,人们对礼品的价格并不敏感,愿意为其支付高价,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礼品能够带来更大的价值回报。但如今,政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蛋糕不再持续增大,上位者的欲望却未必随之收敛,而 “下位者” 则开始重新审视送礼的必要性和性价比,有了选择放弃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片仔癀等高端礼品、社交货币的价格,不可避免地走向下行通道,回归其真实价值。


新兴产业的崛起与狂热

在资本市场的喧嚣中,年轻人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情愈发高涨,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将目光聚焦于 AI、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毫不吝啬地将资金投入其中,使得这些新兴产业的个股估值一路水涨船高,市盈率常常被炒至几百倍,甚至更高。以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明星企业为例,其市盈率在短短几年内飙升至令人咋舌的水平,尽管业绩尚未完全兑现,但投资者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
这种看似疯狂的投资行为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因素。在消费观念上,年轻人与老登们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老登们成长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消费观念较为保守,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对传统高端消费品如白酒、茶叶、神药等情有独钟,这些商品在他们眼中不仅是消费品,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 “硬通货”。而年轻人生活在信息爆炸和物质丰富的时代,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对传统消费模式中所蕴含的等级观念和社交潜规则并不认同,他们追求的是能够彰显自我个性和价值观的消费方式。
从投资理念来看,年轻人渴望在新兴领域中掌握游戏规则,成为新一轮财富游戏的胜利者。他们深知,在传统产业中,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定,竞争激烈,机会有限,想要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和阶层的跨越难度较大。而新兴产业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它们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创新潜力。在这里,年轻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与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有机会打破传统的财富分配格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财富梦想。
新兴产业本身的发展潜力和创新吸引力,也是吸引年轻人投资的重要原因。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凭借先进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并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其股价在过去几年中也实现了数倍的增长。这些成功案例让年轻人看到了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改变,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预期。


老登与小登财富博弈的本质与启示

老登们坚守传统消费投资,小登们追捧新兴产业投资,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从时代背景来看,老登们成长于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他们的财富积累往往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传统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认同感。而小登们则成长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力。
在财富积累方式上,老登们大多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和行业积累实现财富增长,如在白酒行业,通过掌控渠道资源、依赖政商关系等方式获取财富 。而小登们则更倾向于借助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资本运作来实现财富增值,他们敢于冒险,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
价值观和消费观念的差异也是导致二者投资分歧的重要原因。老登们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注重稳健、保守的投资策略,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消费上,他们更看重品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愿意为传统高端消费品支付较高的价格。小登们则更注重个性化、创新和未来发展,他们追求时尚、潮流的消费方式,愿意为新兴科技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买单。在投资上,他们更关注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愿意为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支付高估值。
在当下社会,固化局面已然形成,这使得既得利益者和年轻人的行为模式与选择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既得利益者,大多是老登群体,他们手握大量财富,这些财富往往来自于传统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如白酒、房地产等行业。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投资方式,享受着传统产业带来的丰厚红利。面对新兴产业的崛起,他们往往持保守态度,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和财富管理方式。他们手中的资本难以回流到社会中,参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创新和转型。
年轻人,即小登群体,由于没有享受到传统产业发展的时代红利,在传统产业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机会和财富积累。因此,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新兴产业,希望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掌握游戏规则,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和阶层的跨越。他们积极参与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创业,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种老登与小登在投资上的博弈,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小登们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情,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兴产业的崛起,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老登们对传统产业的坚守,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传统产业的稳定,保障了社会的基本需求。然而,若老登们过于保守,不愿接受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传统产业的衰落,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若小登们盲目投资新兴产业,忽视了风险,也可能会引发投资泡沫,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投资趋势和社会发展方向将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新兴产业凭借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仍将是未来投资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持续发展壮大,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 。传统消费行业也并非毫无机会,它们需要通过创新和变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重新赢得市场份额。白酒行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茶叶行业可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拓展消费市场。
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拥抱时代发展。投资者不应盲目跟风,而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投资经验,合理配置资产,兼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 。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巨潮WAVE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