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正弄丢这种能力
通勤时戴着降噪耳机,把自己封进地铁的玻璃舱;住了三年的小区,不知道对门邻居的名字;微信列表躺着几百个 “好友”,深夜想吐槽时却翻不到一个能秒回的人…&hellip
只学科学知识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关注科学史?
一、破除误解:科学史并非 “无用的古生物学”我为本文选择的标题(编者注:原标题为 Who cares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虽具煽动性,但其背后的问题却严肃且真实
60 岁老人租房为何屡屡碰壁?
“年轻不努力买房,老了没房子住。” 长辈们的这句忠告,在 “65 岁母亲带外婆租房 3 天被拒 20 次” 的新闻热搜中显得格外沉重。当一位房东直言 “
3600 元育儿补贴:“拯救” 生育率,还差哪些环节?
2024 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4.08 亿人,较 2023 年减少 139 万人,标志着人口连续第三年负增长,人口形势已进入 “严峻阶段”[1]。从长期趋势看,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24
张护士调班跑马还接代言:同事承压补位,领导该如何处置?
哈尔滨马拉松的终点线前,护士张水华冲过终点夺得国内女子组冠军,镜头捕捉到她汗水与泪水交织的脸庞。这本该是励志故事的高光时刻,她的赛后采访却在舆论场引爆了一场关于职场边
不纠结秒回,是成熟的温柔
通勤路上刚点开文档,微信弹窗突然占满屏幕;午餐时刚夹起一筷子菜,工作群的 @提醒震得桌面发烫;睡前想翻两页书,朋友的连串语音又发来 —— 如今的我们,像揣着一部 &ldqu
七成助眠药流向 90 后、00 后?年轻群体 “睡眠依赖” 引热议
当重庆 30 岁的朱女士拿到那份多导睡眠监测报告时,她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 —— 总睡眠时长 7 小时,浅睡眠占 90%,深睡眠仅 6 分钟。同一时刻,深圳某电商平台上,一款标价
轻医美 “戒不掉”:一个中产女孩,如何从 “微调” 走到生活失控?
口罩勒得脸颊发紧,小满站在玄关处,指尖反复摩挲着冰凉的门把。镜子里的面孔肿胀得陌生,曾经能点亮整个房间的张扬笑容,如今被一片僵硬的红肿取代 —— 这是鼻基底填充
牛市里没赚到钱,比亏了还难受?投资焦虑正啃噬普通家庭
周一清晨的通勤地铁上,陈凯的手机震个不停 —— 理财群里满屏都是 “沪指再破 3400”“我的票又涨停了” 的消息,隔壁工位的小林昨天还拿着手
婴儿记忆:被遗忘的早期印记其实从未消失
每个成年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无论如何努力追溯,都无法想起出生后前几年的片段 —— 第一次学会爬行的瞬间、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指尖触碰到毛绒玩具的触感,这些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