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记忆:被遗忘的早期印记其实从未消失

收录于 大健康 持续更新中
每个成年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无论如何努力追溯,都无法想起出生后前几年的片段 —— 第一次学会爬行的瞬间、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指尖触碰到毛绒玩具的触感,这些本
每个成年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无论如何努力追溯,都无法想起出生后前几年的片段 —— 第一次学会爬行的瞬间、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指尖触碰到毛绒玩具的触感,这些本该珍贵的记忆仿佛被永远锁在了大脑深处。这种被称为 “婴儿期记忆缺失” 的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神经科学家:是婴儿的大脑还没发育到能储存记忆的程度,还是这些记忆其实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成年后再也无法触及?​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家 Tristan Yates 与耶鲁大学认知心理学家 Nick Turk-Browne 带领的团队,用一项突破性研究给出了新答案。他们的实验不仅首次在极小年龄段婴幼儿身上捕捉到记忆编码的脑活动信号,更颠覆了 “婴儿无法形成记忆” 的传统认知 —— 那些被成年人遗忘的早期记忆,可能从一开始就被妥善储存,只是我们找不到打开记忆宝库的钥匙。​

突破极限的婴幼儿脑科学实验​
要探究婴儿的记忆机制,最大的挑战在于实验对象的特殊性。4 月龄至 2 岁的婴幼儿难以像成年人一样配合实验,更别说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内保持静止 —— 这种设备需要被试者长时间不动才能捕捉清晰的脑区活动信号。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兼顾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实验方案,最终招募到 26 名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参与研究。​
实验过程分为两个关键阶段:首先,研究人员向婴幼儿展示陌生的面孔、日常物件或场景图片,每张图片停留 2 秒,同时通过 fMRI 实时监测他们海马区的活动 —— 这一脑区被公认为是储存情节记忆的核心区域。1 分钟后,研究人员再次展示相同的图片,并第二次记录海马区的活动变化,同时观察婴幼儿的注视行为。​

海马区藏着的记忆证据​
实验结果带来了意外的发现:当婴幼儿首次看到新图片时,海马区的活动强度越高,1 分钟后再次看到相同图片时,他们的注视时间就越长。这一关联并非偶然 —— 发展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婴幼儿对熟悉事物的注视时间会显著长于陌生事物,这是他们 “认出” 已知信息的典型表现。这意味着,婴幼儿的海马区活动不仅与视觉刺激相关,更与记忆编码和提取直接挂钩。​
更关键的发现来自海马区的后部。研究团队观察到,这一区域在记忆编码过程中表现出最强的活动信号,而巧合的是,成年人回忆过往经历时,海马后部同样是最活跃的脑区。“这是对婴幼儿存在记忆编码能力的一次关键概念验证。”Turk-Browne 解释道,“我们在所有参与实验的婴幼儿身上都观察到了这一效应,但 12 个月龄以上的孩子表现得更明显 —— 这说明海马区编码个体记忆的能力是随着年龄逐渐发育成熟的,而非突然出现。”​
团队在婴幼儿躺在MRI扫描仪内和完成记忆任务时扫描了他们的大脑。来源:160/90
英国剑桥大学行为神经科学家 Amy Milton 评价道:“这项研究的出色之处在于,它突破了婴幼儿脑科学研究的技术瓶颈。获取这么小年龄段孩子的脑成像数据难度极高,而他们的结果明确证明,即使是未发育成熟的海马区,也能编码某种形式的情节记忆。”​

记不起,不代表没记住​
既然婴儿能形成记忆,为什么成年人会彻底遗忘生命最初的几年?研究团队给出的解释指向 “记忆提取” 而非 “记忆储存” 环节。Turk-Browne 认为,问题可能出在记忆编码与提取的 “不匹配” 上 —— 婴儿期储存记忆的方式,与成年后大脑提取记忆时使用的 “搜索逻辑” 完全不同。​
Yates 进一步补充道:“婴儿期的体验与成年后的世界认知存在本质差异。对婴儿来说,世界是由感官碎片构成的 —— 母乳的味道、被抱起时的触感、爬行时看到的低矮视角;而成年人的大脑会将信息放入具体的逻辑框架和背景中分类储存,比如‘某天在公园和妈妈玩耍’这样带有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完整叙事。甚至连‘从爬到走’这样的身体发育,都会彻底改变婴幼儿看待世界的视角,这种认知差异让成年后的我们无法用现有记忆框架‘找到’婴儿期储存的信息。”​
跨物种研究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Turk-Browne 提到,2016 年有神经科学家在大鼠身上完成了一项里程碑式实验:他们利用光遗传学技术,在大鼠婴儿期标记了编码特定记忆的神经元,等到这些大鼠成年后,通过光刺激激活这些被标记的神经元,发现大鼠能重新表现出婴儿期的记忆反应。“虽然我们无法在人类身上开展类似实验,但这项研究已经是‘早期记忆未丢失’的最强证据 —— 它证明即使是哺乳动物,童年早期的记忆也能在大脑中保留多年。”​
这项新研究不仅改写了我们对婴儿大脑发育的认知,更让人们重新思考 “记忆” 的本质:那些被我们以为永远消失的早期印记,或许正安静地躺在海马区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未来更先进的技术,帮我们找回生命最初的记忆碎片。

推荐大健康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