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销量滑铁卢,怒怼上汽奥迪保 “正统”?

收录于 车与出行 持续更新中
价格体系崩塌:以价换量难挽颓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奥迪的价格防线已然失守。《次世代车研所》监测显示,2025 款一汽奥迪 A3 裸车价已跌至 11.24 万元起,相当于在原价基础上打了

价格体系崩塌:以价换量难挽颓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奥迪的价格防线已然失守。《次世代车研所》监测显示,2025 款一汽奥迪 A3 裸车价已跌至 11.24 万元起,相当于在原价基础上打了六六折,这一价格水平创下该车型入华以来的新低。
然而,低价策略并未带来销量的回暖。奥迪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其销量与利润双双下滑,中国市场的持续萎靡成为拖累全局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作为奥迪在华主力军的一汽奥迪,2024 年销量暴跌 12.5%,不仅创下多年来的销量新低,跌幅也刷新了历史纪录。
更令人担忧的是,奥迪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正被撼动。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华累计销量 29.32 万辆,宝马达 31.8 万辆,而奥迪以 28.76 万辆的成绩垫底,同比下滑幅度高达 10.2%。


内斗升级:一汽与上汽的 “四环之争”

奥迪在华的 “双合资” 策略,正演变为愈演愈烈的内耗。

从渠道之争到品牌割裂

1988 年成立的一汽奥迪,是奥迪进入中国市场的 “元老”。2016 年上汽与大众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引入奥迪品牌,引发一汽奥迪经销商的强烈反对 ——15 家经销商集团代表要求奥迪终止与上汽的合作,否则将停止提车。直至 2020 年,三方才达成妥协:上汽奥迪产品通过现有奥迪经销商网络销售。
但平静只是暂时的。双方的竞争从车型延伸至品牌:
  • 一汽奥迪主打传统稳重的商务风格
  • 上汽奥迪侧重运动感与现代感,瞄准年轻群体
这种定位差异并未避免直接交锋。以奥迪 A5L 为例:
  • 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预售 26 万元起,上市价 25.99 万元起
  • 一汽奥迪 A5L 预售 25.68 万元起,上市价 23.98 万元起
    双方价差始终保持在 2 万元左右,价格战打得明明白白。

电动化时代的话语权博弈

2024 年上汽奥迪宣布成立豪华电动新品牌 AUDI,采用英文标识而非经典四环标,这一举措被视为截胡了一汽奥迪的电动化转型路径。
随后,一汽奥迪在官方公众号发文强调 “四环相扣才是奥迪”,被解读为讽刺上汽奥迪的 AUDI 品牌。尽管该文已被删除,但冲突已摆上台面。
专家分析,这场争端本质是:
  • 渠道控制权:一汽奥迪握有 600 + 网点,而上汽奥迪的直营 + 代理制正分流高端新能源用户
  • 品牌资产保护:一汽奥迪试图通过强调 “四环” 血统,防止上汽奥迪稀释品牌价值
  • 股东利益平衡:奥迪与上汽的合资股比更向奥迪倾斜,一汽需巩固 “正统” 地位以保障资源分配


转型迷雾:技术合作与渠道改革的双刃剑

面对困局,一汽奥迪正试图通过多重手段自救。

押注华为智驾技术

今年 8 月,一汽奥迪上市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 Q6L e-tron 家族和 A5L,成为首个与华为智驾合作的豪华品牌。不过,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在入门车型中需额外支付 3.88 万元选装,A5L 的搭载车型也要等到 10 月才交付。
专家预测,若 A5L 含激光雷达版本能将价格控制在 35 万元以内,配合现有渠道优势,2025 年销量有望回升至 65 万辆;但若坚持 40 万以上定价,即便有华为加持也难阻下滑。

渠道模式革新的风险

在价格战导致经销商盈利承压、部分门店关店或转投新势力的背景下,一汽奥迪推出 “融合直售” 模式:客户通过官方平台统一下单,全国实行统一价格。
这一模式虽能解决价格混乱问题,但无疑会冲击经销商的传统利益。如何平衡各方诉求,成为新模式推行的关键挑战。


未来挑战:重建平衡与重拾优势

奥迪当前的困境,折射出豪华车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普遍难题:既要应对外部新势力的冲击,又要处理内部利益分配的失衡。
对于奥迪而言,若不能有效协调一汽与上汽的资源与定位,持续的内斗只会加速品牌力的消耗。而如何在价格下探的同时维持豪华属性,如何在电动化浪潮中重塑技术优势,将是其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专家指出,奥迪若将突围重心转向上汽奥迪,虽可能带来新的增长极,但如何安抚一汽奥迪的情绪、避免内耗加剧,仍是未解之题。这场始于利益分配的恩怨,或许还将在更长时间里影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命运。

推荐车与出行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