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欧洲人省钱!他们靠 “节流”,硬生生造了个新赛道

收录于 出海 持续更新中
当亚马逊在 2024 年交出欧洲二手销售额突破 20 亿欧元的成绩单时,这个曾被视为 “边缘市场” 的赛道,正式站在了欧洲零售变革的聚光灯下。如今的欧洲二手电商,早已不
当亚马逊在 2024 年交出欧洲二手销售额突破 20 亿欧元的成绩单时,这个曾被视为 “边缘市场” 的赛道,正式站在了欧洲零售变革的聚光灯下。如今的欧洲二手电商,早已不是 “处理闲置” 的代名词 ——2024 年市场规模达 216 亿欧元,超三分之二消费者有过二手消费记录,7.4 亿件商品在市场中流通;德国以 65 亿欧元交易规模成为 “最愿买二手” 的国家,英国在线交易规模亦达 43 亿英镑。Statista 的数据更印证了其渗透力:从时尚服饰到电子设备,再到家居家具,二手电商正覆盖欧洲消费的每一个角落。
驱动这场变革的核心,恰如亚马逊欧洲退货与维修业务主管所言:“财务压力和环保意识正重塑零售格局”。在消费理性化浪潮下,“二手” 不再是 “降级”,而是 “性价比” 与 “可持续” 双重需求催生的新消费范式 —— 而这片沃土,正经历着一场从概念萌芽到巨头混战的剧烈演进。

一、市场概览:规模、需求与品类爆发

欧洲二手电商的 “热”,早已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维度的市场爆发。从规模到品类,从消费者渗透到区域差异,构成了这个赛道的基本盘:
  • 规模与增长:2024 年欧洲二手电商市场规模已达 216 亿欧元,预计 2025 年底将进一步增长至 238 亿欧元,年增速稳定在 10% 左右;仅亚马逊一家,2024 年在欧洲及英国的二手销售额就超 20 亿欧元,相当于整个市场近 10% 的份额。
  • 消费者渗透:超三分之二欧洲消费者有过二手商品购买经历,其中德国消费者意愿最强(2024 年交易规模 65 亿欧元),英国紧随其后(在线交易规模 43 亿英镑),西欧整体贡献了欧洲二手服装市场 45% 的份额,成为核心增长极。
  • 品类拓展:早期二手市场以服饰为主,如今已形成 “时尚 + 电子” 双核心、多品类并行的格局。时尚领域涵盖普通服饰、奢侈品、复古古着;电子领域则聚焦翻新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家具、家居等耐用品也逐步成为新增长点。


二、演进三阶段:从概念破局到头部固化

欧洲二手电商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近 15 年的迭代,清晰地划分为 “萌芽 - 扩张 - 成熟” 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诞生了定义赛道的关键玩家。

1. 萌芽期(2010 年前后):二手概念破局,垂直平台起步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 “打破偏见”—— 告别 “二手 = 贫穷、脏乱” 的传统认知,让 “Vintage(古着)”“可持续” 成为中产审美标签。此时的玩家均聚焦垂直品类,以 “解决具体痛点” 切入市场:
  • Vinted(2008 年,立陶宛):二手时尚的 “社区先行者”。创始人 Milda Mitkute 因搬家需出售闲置衣物,搭建了一个供用户交易衣物的网站(立陶宛语 “我的衣服”)。与其他平台不同,Vinted 从诞生起就强化 “社交属性”:用户不仅是 “有需求才访问”,更会在通勤等碎片时间 “逛社区”,这种高粘性使其无需营销便自然壮大,成为 “社区驱动二手电商” 的雏形。
  • Vestiaire Collective(2009 年,法国):奢侈品二手的 “信任奠基者”。2009 年经济衰退期,创始人 Fanny Moizant 发现资金紧张的时尚博主频繁出售过季奢侈品,但市场缺乏 “正品保障 + 合理定价” 的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 抓住这一缝隙,通过专业鉴定确保爱马仕、香奈儿等品牌正品,成为欧洲首个规模化的奢侈品二手平台。
  • Depop(2011 年成立,2012 年伦敦总部):复古服饰的 “潮流捕捉者”。承接 1990 年代兴起的复古潮流,Depop 专注二手古着交易,精准匹配年轻消费者对 “独特性” 的需求,为后续 Z 世代用户积累埋下伏笔。
此时的全球二手市场也同步萌芽:美国诞生 Poshmark、ThredUP,中国的闲鱼、转转则在后续几年(2015-2016 年)相继成立,二手经济从 “区域概念” 走向 “全球共识”。


2. 扩张期(2015-2020 年):资本涌入 + 品类拓宽,新兴玩家入场

如果说萌芽期是 “单点试水”,这一阶段则是 “全面扩张”—— 资本开始聚焦二手赛道,老牌平台加速融资与全球化,同时 “品类边界” 被打破,从时尚向电子产品延伸:

(1)老牌平台:融资与全球化双轮驱动

  • Vinted:成为立陶宛首个科技独角兽。2013 年获 Accel Partners 领投 520 万欧元,2014 年获 Insight Venture Partners 领投 2000 万欧元,2019 年更获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 1.28 亿欧元,估值突破 10 亿欧元,正式迈入独角兽行列。
  • Depop:融资进程同步加速。2013 年(成立 2 年后)获 100 万欧元融资,2015 年获 Balderton Capital 等 800 万美元投资,2019 年 C 轮融资 6200 万美元,为后续被收购奠定基础。
  • Vestiaire Collective:全球化与管理层升级。2012 年进入英国,2014 年拓展至美国,2015 年覆盖欧洲多市场,2017 年进军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太地区;2019 年聘请 Lazada 创始人 Maximilian Bittner 任全球 CEO,重点攻坚美国市场,同期累计获得 6 轮约 1.76 亿美元融资。

(2)新兴玩家:电子产品成新赛道

2014 年,法国巴黎的Back Market成立,标志着二手市场从 “时尚单核心” 转向 “时尚 + 电子双核心”。Back Market 专注翻新二手电子产品,解决了消费者对 “二手电子质量无保障” 的顾虑;此后,奥地利维也纳的 Refurbed、英国伦敦的 Reboxed(均聚焦二手电子)、芬兰赫尔辛基的 Swappie(专注 iPhone 翻新)相继成立,电子产品正式成为欧洲二手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


3. 成熟期(2021-2024 年):头部格局固化,规模与盈利双突破

2020 年后,欧洲二手电商进入 “强者恒强” 的成熟期 —— 头部平台通过并购巩固地位,GMV 与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 Vinted:绝对头部的诞生。通过并购加速扩张:2020 年收购荷兰 United Wardrobe,2022 年收购德国二手奢侈品平台 Rebelle,2024 年收购丹麦 Trendsale;业绩同步爆发:2019-2023 年复合年增长率 64%,2023 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销售额 5.96 亿欧元,增长 61%),2024 年 GMV 飙升至 125 亿美元,注册用户超 6500 万,业务覆盖 21 国,估值达 50 亿欧元,稳坐欧洲二手时尚头把交椅,预计 2026 年 GMV 突破 167 亿美元。
  • Depop:被巨头收购,深耕 Z 世代。2020 年 GMV 与收入均翻倍(GMV6.5 亿美元、收入 7000 万美元),2021 年被美国 Etsy 以 16.3 亿美元收购;截至 2024 年,用户超 3500 万,成为美国 Z 世代访问量第十大购物平台,潮流属性进一步强化。
  • Vestiaire Collective:奢侈品赛道独角兽。2020 年获 6420 万美元融资,入选法国 Tech Next 40/120 榜单;2021 年两度融资共 3.56 亿欧元(分别由 Kering、软银愿景领投),2023 年估值达 11 亿欧元,持续巩固奢侈品二手领域的优势。
  • 电子类平台:规模与估值双高。Back Market 2023 年 GMV 达 21.57 亿欧元(增长 32%),全球用户 1500 万,估值超 58 亿美元;Swappie 更被评为 “欧洲增长最快公司”(FT1000 2022),截至 2022 年融资超 1.49 亿欧元,而英国市场数据显示:2023 年四分之一手机购买者选择二手 / 翻新机(2021 年仅 19%),印证了电子品类的潜力。



三、巨头入局:从 “垂类混战” 到 “全域竞争”

2015 年起,亚马逊、eBay、TikTok Shop 等巨头的入场,彻底改变了欧洲二手电商的竞争格局 —— 它们不再是 “旁观者”,而是 “参与者”,通过平台流量、供应链优势,将二手市场从 “垂类赛道” 推向 “全域战场”。

1. 亚马逊:从 “试验” 到 “20 亿欧元业务”

亚马逊的二手布局堪称 “渐进式深耕”,从单点试验到全品类覆盖:
  • 2015 年:推出Amazon Warehouse,首次允许用户出售二手商品,试水二手赛道;
  • 2017 年:升级为Amazon Renewed计划,聚焦 “认证翻新电子”,提供保修服务,解决质量信任问题;
  • 2023 年:与 Rent the Runway 合作,切入二手服装领域,拓宽品类边界;
  • 2024 年:将 Amazon Warehouse 升级为Amazon Resale,细化商品分级(像新的一样 / 非常好 / 好 / 可接受),强化用户体验;同年,亚马逊欧洲及英国二手销售额突破 20 亿欧元,而 2022 年其英国市场仅翻新 / 二手商品就售出超 400 万件,2023 年前 9 个月销量同比增长 15%,足见增长速度。
如今,亚马逊的二手业务已覆盖电子、服装,甚至计划 2025 年进军二手车,形成 “全品类二手矩阵”。

2. eBay:“二手鼻祖” 的 “复古焕新”

作为最早做 C2C 二手交易的平台,eBay 在欧洲二手市场的动作更聚焦 “标准化”:
  • 2020 年:推出eBay Refurbished,将 “翻新商品” 标准化、品牌化,覆盖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核心市场;
  • 2022 年:调整法国业务,将战略重心回归 “二手电商”;
  • 2024 年:与 Luxe Collective 合作,在英国推出 “二手奢侈品寄售服务”,由专业团队代理销售,瞄准高客单价的奢侈品赛道。

3. TikTok Shop、SHEIN、Zara:各凭优势分食蛋糕

  • TikTok Shop:借流量切入奢侈品赛道。2023 年组建二手奢侈品团队,2024 年将该品类引入英国市场,依托短视频流量优势,主打 “内容种草 + 即时交易”,吸引年轻消费者;
  • SHEIN:从快时尚延伸至二手。2022 年推出 C2C 二手平台SHEIN Exchange,2024 年登陆欧洲(覆盖法、英、德),利用原有快时尚用户基础,承接 “闲置 SHEIN 服饰” 的交易需求;
  • Zara:品牌方的 “可持续布局”。2023 年底将二手转售平台Pre-Owned从英、法扩展至 14 个欧洲国家,通过品牌自身公信力,降低用户对二手服装的顾虑,成为 “品牌入局二手” 的代表。
巨头们的聚焦点高度一致:二手奢侈品。据 IMARC Group 数据,2024 年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 372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达 778 亿美元(年增 8.5%),而欧洲是全球最大市场 —— 这也解释了为何亚马逊(合作 HEWI)、eBay(合作 Luxe Collective)、TikTok Shop 均将其视为 “必争之地”。


四、未来:二手经济的 “中场战事”

Vinted 首席执行官 Thomas Plantenga 曾说:“我们正接近二手时尚市场的转折点,全球消费者的购买意识日益增强。” 如今,这个转折点已来 —— 欧洲二手电商不再是 “小众选择”,而是 “主流消费” 的一部分。
驱动其持续增长的核心逻辑未变:一方面,通胀压力下,消费者对 “性价比” 的追求不会减弱;另一方面,欧洲严格的环保政策(如碳减排目标)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将 “二手消费” 与 “可持续生活方式” 深度绑定。
而竞争的关键,已从 “谁先入场” 转向 “谁能留住用户”:垂类平台需守住 “专业度”(如 Vinted 的社区粘性、Vestiaire 的奢侈品鉴定),巨头则需平衡 “规模” 与 “体验”(如亚马逊的商品分级、eBay 的标准化服务)。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更多玩家入局、更多品类被覆盖,欧洲二手电商的 “蛋糕” 还将继续做大 —— 而这场关于 “二手” 的战争,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中场阶段。

推荐出海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