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双核心:墨西哥的 “成功范本” 与巴西的 “重启之战”
在拉美版图中,滴滴将核心资源集中投向巴西、墨西哥两大经济体 —— 这两个国家不仅是拉美最大的两个市场,更是滴滴验证 “出行 + 外卖” 生态协同的关键场域。其中,墨西哥已成为滴滴外卖的 “成功范本”,而巴西则是其下一阶段的 “关键战役”。
墨西哥:五年突围,坐稳外卖头把交椅
早在 2019 年,滴滴便在墨西哥上线外卖业务,直面 Uber Eats 的竞争。彼时,Uber Eats 依托本土出行网络导流,一度占据先发优势,但滴滴通过 “错位竞争 + 生态协同” 的组合拳,用五年时间实现逆袭,最终登顶墨西哥外卖市场第一。如今,滴滴已成为墨西哥唯一覆盖 “出行 + 外卖 + 金融” 的综合平台:在 70 余座城市服务超 3000 万用户,拥有 50 万活跃骑手,与 9 万家本地餐厅达成合作。其破局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避开一线城市的红海厮杀,重点开拓三四线城市,快速抢占下沉市场份额;二是打通业务协同,推出 “打车 + 外卖” 双优惠会员体系,用高频的出行需求带动低频的外卖消费,大幅提升用户粘性。这种 “多业务联动” 的打法,不仅巩固了外卖优势,更让出行业务与外卖业务形成双向反哺。
巴西:重启外卖战事,从中小城到拉美第一城
在墨西哥站稳脚跟后,滴滴将目光投向了拉美另一大经济体 —— 巴西。事实上,滴滴与巴西外卖市场早有交集:2019 年曾以 “99Food”(99 外卖)品牌入局,后因市场策略调整于 2023 年暂退。2025 年 4 月,滴滴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此次回归,走的是 “稳扎稳打” 的路线。重启首站,滴滴选择了巴西中小城市戈亚尼亚而非直接冲击大城市:上线 45 天便完成 100 万单,验证了市场需求后,才于 8 月 12 日进军圣保罗 —— 这座拉美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为支撑巴西业务,滴滴计划投入 10 亿雷亚尔(约合 13.2 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圣保罗都市圈便投入 5 亿雷亚尔(约合 6.6 亿元人民币),占总投资的 50%。截至目前,99Food 在圣保罗已签约超 2 万家餐厅,合作骑手突破 5 万名,初步搭建起规模化的服务网络。

拉美外卖:全球增速第二的千亿级蓝海
滴滴对拉美外卖的执着,源于这片市场的巨大潜力。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3 年拉美外卖市场以 19% 的增速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东的 34%),且市场规模远超中东:拉美达 379 亿美元(约合 2174 亿元人民币),中东仅为 223 亿美元(约合 1597 亿元人民币)。而巴西和墨西哥,正是这片蓝海中的 “核心引擎”:2023 年巴西外卖市场规模约 200 亿美元(约合 1432 亿元人民币),墨西哥约 72 亿美元(约合 516 亿元人民币),两国合计占据拉美外卖市场超 70% 的份额,形成 “双寡头” 格局。对于寻求新增长曲线的滴滴而言,这片既具增速又有规模的市场,无疑是 “不能错过的蛋糕”。
直面巨头:差异化策略破解市场痛点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滴滴在拉美面临的竞争并不轻松:墨西哥要应对 Uber Eats,巴西则要挑战占据 80% 市场份额的本土巨头 iFood。更关键的是,巴西外卖市场还存在 “配送成本高、平台抽佣高” 的行业痛点 —— 数据显示,巴西外卖配送成本占订单金额的 30%,平台佣金最高可达 27%,消费者、骑手、餐厅三方均对 “多元平台竞争” 有强烈需求。

- 用户侧:推出限时免运费、99 雷亚尔(约合 127 元人民币)大额优惠券,降低消费门槛,快速吸引初期用户;
- 骑手侧:设置 “完成 20 单(含至少 5 单外卖)享保底收入” 的规则,保障骑手基础收益,提升运力稳定性;
- 商家侧:对 6 月底前入驻的餐厅给予 “2 年免佣 + 免服务费” 的政策,降低商家入驻成本,快速扩充供给端。
结语:以运力为支点,构建本地生态杠杆
从国内的出行巨头,到海外的 “出行 + 外卖” 综合服务商,滴滴在拉美走的并非 “复制国内经验” 的捷径。面对不同市场的巨头竞争与行业痛点,滴滴选择以 “本地化运力” 为支点:用出行业务积累的用户、司机资源,撬动外卖业务的增长;再通过外卖业务的拓展,完善本地城市服务生态。对于滴滴而言,巴西外卖战事才刚刚开始,能否复制墨西哥的成功、打破 iFood 的垄断,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深化 “运力复用” 的差异化优势,以及对本地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但可以肯定的是,拉美这片千亿级的外卖蓝海,已成为滴滴国际化战略中最具想象力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