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力拆解:空间为王,减配换性价比?
尚界 H5 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空间上。从曝光的试驾画面看,余承东乘坐的后排拥有三拳左右腿部空间,这一表现放在中型 SUV 市场优势显著。后排配置也针对性优化:座椅厚度突出,带杯架的中央扶手、车顶扶手一应俱全,但与问界 M5 “前排双 MagLink 接口” 不同,尚界 H5 仅在副驾驶座后方保留单个 MagLink 接口。对于这一减配,行业普遍认为与价格定位直接相关 —— 毕竟对后排乘客而言,更大的空间和更舒适的乘坐感受,优先级显然高于接口数量。

性能层面,高环测试视频显示,尚界 H5 在高速状态下行驶姿态稳定,暗示其底盘调校和操控性可能成为亮点。而此前一起路试追尾事故更引发关注:被宝马追尾后,宝马前舱严重损毁,尚界 H5 仅尾部轻微受损,尽管整车被动安全能力需官方数据佐证,但初步表现已显露硬实力。

上汽新能源 “背水一战”:10 个月速成的 “全村希望”
尚界 H5 的快速登场,背后是上汽新能源业务的迫切性。数据显示,2024 年上汽新能源累计销量 123.4 万辆,同比增长 9.9%,远低于国内新能源车市 40.7% 的整体增速。其销量主力集中在五菱宏光 MINIEV、缤果等入门车型,高端品牌智己年销仅 6.6 万辆,完成率不足 55%。面对颓势,上汽选择与华为深度绑定。尚界品牌今年 4 月官宣,从去年 11 月合作传闻算起,首款车 H5 仅用 10 个月便筹备上市(基于飞凡 RC7 改造),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快速破局,尚界团队规模超 5000 人,首期投入 60 亿元并建成专属超级工厂,足见上汽对其的 “押注” 心态。
减配与竞争:20 万内市场的 “生死战”
为压低价格,尚界 H5 在核心硬件上做了针对性减法。动力方面,增程版搭载上汽 1.5L 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 72kW),CLTC 综合续航超 1300km、纯电续航 230km;纯电版提供 150kW/180kW 两种电机,最高纯电续航 655km—— 与问界 M5 Ultra 相比,性能参数差距明显,但硬件成本也随之降低。
激光雷达虽确认搭载,但入门版可能仅配无激光雷达的 ADS SE/Pro 版本,进一步拉低购车门槛。
不过,15-25 万级新能源 SUV 市场早已 “卷成红海”。7 月数据显示,该区间月销破万的车型仅宋 PLUS、宋 L DM-i、银河 E5 三款,另有 18 款车型月销 3000-10000 辆。尚界 H5 不仅要面对比亚迪宋 / 唐系列的霸主地位,还要与小鹏 G7(起售价 19.58 万)、零跑 C16(17.18 万激光雷达版带高阶智驾)等竞品厮杀。更棘手的是,深蓝 S07、岚图 FREE + 等车型已搭载华为智驾系统,尚界 H5 作为 “后来者”,在华为技术的 “独家性” 上并无优势。

前景展望:性价比能否撬动市场?
尽管竞争激烈,尚界 H5 仍有突围可能。从用户需求来看,20 万内消费者更看重 “基础素质”:宋 PLUS DM-i 的畅销便源于性价比、省油及品牌积淀,辅助驾驶仅是加分项。而尚界 H5 在空间、续航上的优势,恰好击中这部分用户痛点。若上市后价格足够惊喜(如起售价低于 17 万),且配置与问界 M5 差距不大,凭借鸿蒙智行的生态加持,有望吸引年轻用户群体。对上汽而言,尚界 H5 的成败不仅关乎一个车型,更是其新能源业务能否 “逆风翻盘” 的关键;对行业而言,这款车若成爆款,或将倒逼比亚迪、零跑等品牌加速降价,重塑主流 SUV 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