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创十年新高:有人押注万点行情,有人警示昙花一现风险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沪指冲上 3741.29 点的那天,8 月 18 日的热搜被一片 "牛市来了" 的欢呼淹没。这个十年未遇的高点,连同 A 股首破 100 万亿元市值的里程碑,让屏幕前的投资者集体屏住了呼吸 &mda
沪指冲上 3741.29 点的那天,8 月 18 日的热搜被一片 "牛市来了" 的欢呼淹没。这个十年未遇的高点,连同 A 股首破 100 万亿元市值的里程碑,让屏幕前的投资者集体屏住了呼吸 —— 从 4 月低点算起,22.6% 的涨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透了沉寂已久的市场。当天 4625 只个股飘红,104 只涨停的数字,更让 "跑步进场" 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洪流。



这轮上涨,够格叫牛市吗?

当散户群里开始流传 "卖房炒股" 的玩笑,当小区保安都在讨论 K 线图,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浮出水面:这究竟是牛市的号角,还是资金炒作的海市蜃楼?
技术派给出的答案相当明确:股指涨幅超 20% 的 "牛熊分界线" 已被突破,蓝筹与中小盘股的普涨格局形成,日均万亿成交额持续了三周,7 月新增开户数 196.36 万的数字更是创下年内新高 —— 这组数据像拼图一样,拼出了教科书式的牛市轮廓。

但资深投资者更清楚,牛市的真相藏在数据背后。那些把股市当作 "经济晴雨表" 的乐观者认为,股价上涨会撬动消费信心,让通缩泥潭里的经济慢慢回暖。可现实是,从股市繁荣到实体复苏的链条上,还横亘着太多变量:企业拿到融资后会不会真的扩大生产?散户赚到的浮盈敢不敢换成真金白银的消费?这一切,都不是几根大阳线能轻易决定的。


快牛与慢牛,差的不只是速度

市场争论的焦点很快从 "是不是牛市" 转向 "是什么样的牛市"。毕竟 2007 年和 2015 年的快牛记忆太过深刻 —— 前者让指数在两年内暴涨 6 倍,又在一年内跌去 70%;后者的 "千股跌停" 更是成了一代人的投资创伤。

对比之下,2019-2021 年的慢牛周期显得温和许多。那三年里,公募基金主导的市场少了疯狂炒作,多了对业绩的耐心等待,即便有波动,回撤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快牛是杠杆资金在题材泡沫里的击鼓传花,慢牛则是产业逻辑在实体经济里的生根发芽。
当下的市场正在给出新的线索。M1 增速 5.6% 超过 M2 的 8.8%,意味着居民和企业开始把定期存款转成活期 —— 这通常被视为经济活力回升的信号。更关键的是,本轮融资资金有 66% 流向了信息技术、工业等硬科技领域,半导体和新能源的占比超 45%,这与 2015 年资金扎堆金融地产的路径截然不同。


能复制美股的十年长牛吗?

当券商研报开始畅想 "万点行情",另一个更宏大的疑问随之而来:A 股能像美股那样,走出跨越数十年的长牛吗?
答案藏在企业盈利的底色里。标普 500 成分股 15.6% 的平均 ROE(净资产收益率),七大科技巨头 50% 以上的海外收入占比,每年 1.2 万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规模,这三重支柱撑起了美股的长牛。而 A 股企业正在经历从 "规模扩张" 到 "质量提升" 的艰难转身:宁德时代海外营收增长 21%,复星医药的创新药授权出海,中芯 5nm 芯片进入验证阶段 —— 这些细节显示,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悄然重构,但这更像是漫长爬坡的开始,而非一蹴而就的飞跃。
制度层面的补课也在进行。证监会新规要求成熟期企业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 80%,鼓励 "回购 - 分红 - 再投资" 的良性循环,险资和社保等长线资金的入市比例也在提升。只是,当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 70%,持股周期中位数达 5.2 年时,A 股要培育出同样稳定的 "压舱石",显然还需要时间。


狂欢之下,这些风险正在积聚

当同泰基金在交流会上打出 "仰望万点星空" 的 PPT,当两融余额连续多日突破 2 万亿,一些危险的信号正在被狂热情绪掩盖。最值得警惕的是股票型 ETF 近一个月净流出 628 亿,却与融资余额持续增长形成背离 —— 这通常意味着散户加杠杆入场的比例在上升,而专业投资者在悄悄退场。

经历过几轮牛熊的人都熟悉这样的剧情:从 "坚决不信" 到 "追涨入场",从 "浮盈加仓" 到 "深度套牢",散户的情绪总是在贪婪与恐惧间剧烈摇摆。更不容忽视的是,即便是美股的十年长牛,也穿插着 2018 年、2020 年、2022 年的数次暴跌,每次回调幅度都超过 30%。

当下的 A 股正站在微妙的平衡点上:有些股票已经透支了未来三年的成长预期,有些板块还在价值洼地徘徊;有人怕 "卖飞" 错失十倍牛股,有人怕 "站岗" 被套数年。这种纠结背后,其实是同一个投资真理 —— 股市从来不是比谁看得更远,而是比谁活得更久。
当深夜的券商 APP 还在推送 "开户送福利" 的广告,当电梯里的财经新闻在播放 "股民人均赚 10 万" 的喜报,或许更该记住:所有让你热血沸腾的暴富故事,都暗中标好了风险的价格。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