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OpenAI 开除后,23 岁小哥搞出 "收益神话",165 页论文成硅谷焦点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当 23 岁的 Leopold Aschenbrenner 断言 "2027 年 AGI 就来" 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曾因 "泄密" 被 OpenAI 扫地出门的年轻人,会用一支回报率碾压华尔街的对冲基金,让整个硅谷重新
当 23 岁的 Leopold Aschenbrenner 断言 "2027 年 AGI 就来" 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曾因 "泄密" 被 OpenAI 扫地出门的年轻人,会用一支回报率碾压华尔街的对冲基金,让整个硅谷重新审视他的判断。


从超级对齐研究员到投资圈黑马

这位出生于德国的 00 后,15 岁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9 岁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三学位及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堪称学界传奇。2023 年,他加入 OpenAI"超级对齐" 团队,成为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的核心助手,参与研究如何让超级智能 AI 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 —— 这项工作直接触及 AI 安全的核心命题。
转折发生在 2024 年 4 月。因向董事会举报 "可能存在的 AI 机密泄露漏洞",恰逢 OpenAI 内部权力斗争升级,Aschenbrenner 最终以 "泄密" 为由被解雇。戏剧性的是,两个月后,他发布 165 页长文《态势感知:未来十年》,凭借对 AI 发展的深刻洞察震动硅谷。
更颠覆认知的操作接踵而至:他转身创立同名对冲基金,以 "押注 AI 受益者、做空被淘汰者" 的简单策略,在毫无投资经验的情况下,吸引到 Stripe 创始人、Meta AI 负责人等大佬注资,资金规模火速突破 15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该基金以 47% 的回报率,远超标普 500 指数(6%)和技术对冲基金指数(7%),成为华尔街最耀眼的黑马。


165 页论文里的 AI 革命预言

Aschenbrenner 的投资逻辑,全藏在那篇刷屏硅谷的论文里。他在文中抛出一个尖锐观点:"人类正站在历史最大变革的门槛上,却仍在酣睡。全球真正理解 AI 现状的人,不过几百个,大多聚集在旧金山的实验室里。"
他用 "数量级(OOM)" 概念拆解 AI 的爆发式增长:从 GPT-2 到 GPT-4,模型在算力、数据和能力上实现了 "数十倍跃升"。
这种进步源于三大引擎 —— 扩展定律(更大数据和算力带来稳定性能提升)、算法创新(训练方法与架构持续突破)、海量数据集(支撑模型理解复杂世界),三者的协同正推动 AI 以指数级速度进化。
最具争议的预测是 "2027 年 AGI 降临"。他认为,按照当前技术路径,AI 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 "与人类匹敌甚至超越的通用智能"。这种系统不仅能解决复杂问题、进行创新,更具备 "自我进化" 能力 —— 通过 "智能爆炸" 反馈回路,AGI 可能以人类无法想象的速度完善自身,最终远超人类认知水平。


AGI 阴影下的机遇与风暴

在 Aschenbrenner 眼中,AGI 的到来将重塑一切:
  • 产业颠覆:半导体、能源基建等 AI 支撑行业将迎来爆发,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被快速淘汰;
  • 社会挑战:失业潮、AI 伦理争议将浮出水面,亟需建立全球治理框架;
  • 国家安全:AGI 的战略价值堪比 "阿波罗计划" 和 "曼哈顿计划",各国将展开激烈的技术竞争。
如今,科技巨头疯狂砸钱建设 AI 算力基础设施的现状,似乎正在验证他的判断。而他管理的基金,恰如一个 "AGI 押注工具"—— 通过布局 AI 受益赛道、做空濒危行业,将抽象的技术预言转化为具体的投资回报。
2027 年 AGI 是否真的会来?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这个 23 岁年轻人用跌宕起伏的经历证明:在 AI 革命的浪潮中,看懂趋势的人,总能在争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