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背书下的疑问:日本 “五大商社” 股价已触及高位?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2024 年 9 月,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则增持公告本应给日本商社股注入强心剂 —— 公司披露进一步加仓三菱商事,但市场反应却显露出鲜明分歧:股价已触及 20 年来高

  2024 年 9 月,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则增持公告本应给日本商社股注入强心剂 —— 公司披露进一步加仓三菱商事,但市场反应却显露出鲜明分歧:股价已触及 20 年来高位,普通投资者面对多头头寸时普遍却步,与五年前巴菲特首次入场时的市场热情形成尖锐对比。这场由 “股神” 点燃的涨势,如今正卡在 “追涨” 与 “避险” 的十字路口。

  时间拉回 2020 年,巴菲特首次披露持有日本五大商社(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股份,直接改写了板块估值逻辑。在此后的四年间,这五家公司股价平均飙升 320%,远超同期东证指数的涨幅,一度成为日本股市的 “明星板块”。而上周伯克希尔对三菱商事的再次增持,本是延续这一逻辑的信号,但市场却罕见地出现了 “接盘犹豫”—— 核心症结,在于估值已攀升至历史极值。

  当前日本商社股的估值水位已创下多年峰值:三菱商事 12 个月远期市盈率突破 2005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伊藤忠商事市净率更是站上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点;即便以覆盖五大商社的东证批发贸易指数为参考,其远期市盈率也刷新了一年多来的峰值。高估值下,机构投资者率先调整策略。Aberdeen 投资公司日本股票主管 Hisashi Arakawa 的操作颇具代表性:他虽在 2024 年 4 月布局了伊藤忠商事的仓位,但明确表示 “当前估值水平下,绝不是积极买入贸易公司股票的时机”,短期内无任何增持计划。普通投资者则陷入更深的两难:既担心错过 “股神效应” 的余波,又恐惧在高位站岗,承担回调风险。

  比估值高位更令人担忧的,是盈利增长的 “失速风险”—— 这直接动摇了商社股的上涨根基。Shinkin 资产管理公司高级基金经理 Naoki Fujiwara 直言,板块的估值逻辑已出现裂痕:“巴菲特 2020 年入场时,这些商社股明显被低估,具备清晰的估值修复空间;但现在情况完全反转,估值已大幅透支未来预期。若盈利增长无法跟上股价涨幅,整个板块将陷入‘头重脚轻’的危险状态 —— 股价缺乏业绩支撑,随时可能触发回调。”

  雪上加霜的是,三大外部压力正逐步挤压商社的盈利空间,进一步放大估值泡沫的风险。首先是政策风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若落地,将直接冲击商社的核心出口业务 —— 日本商社多深度参与汽车、机械等大宗商品进出口,关税提升会直接增加交易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其次是汇率风险:日元持续走强不仅削弱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会导致商社持有的海外资产兑换成日元时产生汇兑损失;最后是行业周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近期持续下行,而日本商社在能源、矿产等领域布局深厚,价格下跌将直接引发库存减值、营收下滑,冲击核心业务收益。

  不过,板块内部并非全无机会。住友商事成为少数 “估值洼地”—— 其远期市盈率已从 2020 年的 59 倍大幅降至 8.9 倍,估值回归合理区间,为仍希望布局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入场选择。但从整体板块来看,机构的谨慎态度仍占据主流。MCP Asset Management Japan 策略师 Rieko Otsuka 的观点颇具总结性:“巴菲特的长期持仓和持续增持,确实为商社股筑起了一道‘安全垫’—— 市场信任其投资眼光,不会轻易出现恐慌性抛售,这是板块的下行支撑;但当前资源价格、汇率、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大,没有任何足够有力的理由,能支撑投资者在已处高位的估值水平上继续加仓。”

  这场始于 “股神效应” 的涨势,如今正从 “单边上涨” 转向 “多空博弈”。高估值与不确定风险的碰撞下,日本商社股的下一步走向,不再只由巴菲特的动作决定,更取决于盈利能否兑现、外部压力能否缓解 —— 这两大因素,才是打破当前投资者犹豫情绪的关键。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