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布局:长期主义对决短期博弈
葛卫东对科技股的偏爱早有印证,其核心逻辑是 “早期介入高壁垒赛道,等待产业趋势兑现”,最经典的案例便是长期重仓科大讯飞。即便前几年科技股行情低迷,他仍聚焦半导体、通信模组、射频芯片等关键领域,筛选具备技术壁垒与市场地位的企业 ——2018 年建仓的兆易创新、2020 年参与增资的海光信息,如今能成为科技板块热门标的,看似偶然,实则是对产业趋势的精准预判。以兆易创新为例,其核心竞争力清晰可见:作为全球第二大 Serial NOR Flash 供应商、国内第一大 32 位 Arm® 通用型 MCU 供应商,车规级产品通过 AEC-Q100 国际认证,已切入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同时绑定 AI 手机、AI PC、AI 耳机等确定性增长赛道。业绩层面,经历 2022-2023 年行业低谷后,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7.69% 至 73.56 亿元,净利润更是暴增583% 至 11 亿元,复苏势头延续至 2025 年。

兆易创新股价表现(自2017年6月至今)
值得注意的是,葛卫东对兆易创新的布局并非 “追涨”,而是 “逆势蹲守”:2018 年二季度建仓后,即便遭遇股价波动与行业低迷,他不仅未减持,反而在 2019 年、2020 年两次大手笔参与定增,甚至溢价认购。这种 “看准大方向便耐住寂寞” 的耐心,正是其与普通投资者的核心差距。
而他对江淮汽车的投资,则进一步凸显了与其他牛散的风格差异。江淮汽车作为华为汽车概念股,2024 年初起股价强势,近期创历史新高:章建平家族(“章盟主”)2024 年一季度建仓、三季度末持股市值近 20 亿元,却在四季度股价主升浪期间获利了结(套现约 10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已退出前十大股东 —— 典型的游资 “抓主升、不恋战” 逻辑。

江淮汽车股价表现(自2020年10月至今)
消费转向:押注 “新消费” 的自我革新者
与以往 “重科技、轻消费” 的风格不同,2025 年葛卫东罕见重仓消费板块 —— 但他押注的并非传统消费,而是 “拥抱新趋势的革新者”,这一点在黄酒龙头会稽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 A 股消费板块分化剧烈:白酒板块年内跌幅3.35% ,贵州茅台 “股王” 地位被寒武纪取代,核心症结并非业绩滑坡(多数白酒企业毛利率、净利润仍可观),而是 “年轻群体对白酒文化的抵触从猜测变为现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酒板块:Wind 黄酒指数年内大涨43.8% ,会稽山股价更是飙升133% ,葛卫东与葛贵莲共同出现在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会稽山股价表现(自上市至今)
这种 “产品创新 + 消费者结构优化 + 中高端占比提升” 的逻辑,同样适用于葛卫东可能布局的拉芳家化。这家老牌日化企业通过子公司认购医美国际股份切入轻医美赛道,同时与西门子共建智能工厂、携手华为与中国移动接入 DeepSeek 加速智能化转型 ——“传统企业 + 新赛道” 的组合,正是葛卫东眼中 “新消费” 的核心:不是模式或营销的表面创新,而是增长逻辑的本质升级。

底层逻辑:流动性与叙事驱动的牛市
葛卫东 “一手科技、一手消费” 的非常规布局,背后是当前 A 股牛市的核心特征 ——股价与实体经济基本面关联弱化,流动性与叙事成为核心驱动力。

这种逻辑的根源,是 “资产荒” 背景下的流动性再配置: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社会融资规模的剪刀差扩大,大量流动性未进入实体;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下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承压,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原本偏好储蓄的资金开始寻找高收益出口。而股市中 “具备宏大叙事能力的板块”,自然成为资金聚集地。
葛卫东的投资智慧,正在于 “平衡叙事与趋势”:既认同事态的决定性(确保叙事不沦为纯粹泡沫,有长期兑现可能),又敏锐捕捉 “资产荒下共识创造的波动机会”—— 这也是他能在科技与消费双线获利的关键。
牛市展望:从 “讲故事” 到 “需验证” 的转折
当前市场最受关注的问题是:这场叙事驱动的牛市是否已近尾声?从宏观环境看,成长风格的主线地位仍难颠覆 —— 宏观流动性未发生根本转变,居民资产再配置进程远未结束(过去几年紧缩周期积累了大量储蓄),个股与板块分化是必然,但主线逻辑暂未断裂。

正如葛卫东曾说:“很多人的判断基于事实和数据,却忽略了这场游戏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 在牛市的震荡中,认清 “叙事的价值”,更要守住 “验证的底线”—— 这或许是普通投资者应对当前市场的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