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美元 "黄金手铐" 锁局:特斯拉董事会豪赌马斯克的 8.5 万亿市值梦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当特斯拉董事会在 2024 年秋提交一份全新薪酬方案时,资本市场的焦点并非 “马斯克能否成为人类首位万亿富翁”,而是这份价值最高达 9000 亿美元的期权计划 —&
当特斯拉董事会在 2024 年秋提交一份全新薪酬方案时,资本市场的焦点并非 “马斯克能否成为人类首位万亿富翁”,而是这份价值最高达 9000 亿美元的期权计划 —— 与其说是激励,不如说是一道精心锻造的 “黄金枷锁”:它以万亿财富为诱饵,却用 10 年任期、8.5 万亿美元市值目标,将这位分心于航天、AI、社交网络的商业狂人,牢牢锁在了特斯拉的领导岗位上。


一、一份 “不可能完成” 的薪酬清单:8.5 万亿市值与 4000 亿利润的赌约

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设计的 “财富阶梯”,每一级都踩着行业天花板。根据 11 月 6 日将表决的方案,若想全额解锁 9000 亿美元期权,马斯克必须在未来 10 年内完成一系列近乎颠覆行业的目标:
  • 市值登顶:从 1.1 万亿到 8.5 万亿。当前特斯拉市值约 1.1 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其股价需暴涨 7.7 倍,最终市值要超过当下全球第一的英伟达(超 4 万亿美元)两倍以上。更苛刻的是,市值需以阶段性里程碑解锁 —— 每达到一个区间,马斯克才能获得 353 万股期权,而非一次性冲刺。
  • 业绩碾压:利润翻 23 倍,交付破 2000 万辆。财务指标上,特斯拉去年 170 亿美元的营业利润需飙升至 4000 亿美元,相当于全球 Top5 车企年利润总和的数倍;交付端则需累计卖出 2000 万辆车,是其成立 23 年来总交付量的近 3 倍。
  • 新业务破局:100 万 Robotaxi 与 100 万台机器人。电动车业务已不再是核心考核点,真正的难点集中在未盈利的新赛道:FSD 活跃用户需达 1000 万,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要运营 100 万辆,人形机器人 Optimus 需交付 100 万台 —— 而目前,特斯拉的 Robotaxi 仍需安全员坐阵,Optimus 在工厂沟通中仍反应迟钝。
最致命的约束藏在条款末尾:所有期权的解锁前提,是马斯克在归属时必须担任特斯拉 CEO 或经批准的执行角色。若 10 年内离职(特殊情况除外),未归属期权将全部没收;若未达成任何目标,奖励直接作废。这意味着,这 9000 亿并非 “激励”,而是一场以 10 年职业生涯为赌注的 “捆绑交易”。


二、马斯克的商业帝国困局:分心者如何被 “拉回” 特斯拉?

董事会如此激进的 “捆绑”,根源在于马斯克早已不是 “特斯拉专属 CEO”。他的商业版图横跨航天(SpaceX)、AI(xAI)、脑机接口(Neuralink)、隧道(The Boring Company),且这些公司正以惊人速度估值飙升:SpaceX 估值达 4000 亿美元,xAI 突破 2000 亿美元,马斯克分别持有 42% 和 54% 股权 —— 其 SpaceX 持股价值已超过特斯拉。
为了让这些公司协同发展,马斯克构建了一套 “资源互通网络”,却也让特斯拉陷入股东争议:
  • 收购推特时,他从 SpaceX 借款 10 亿美元,并调派特斯拉工程师参与裁员评估;
  • 推动 SpaceX 向 xAI 投资 20 亿美元,同时让特斯拉采购 xAI 系统,为其 AI 业务输血;
  • 下个月,特斯拉股东还将表决是否直接投资 xAI。
对 SpaceX、xAI 这类非上市公司,马斯克作为最大股东可轻松推动决策;但对特斯拉这一公众公司而言,这种 “资源倾斜” 涉嫌侵占股东权益,此前已引发多起诉讼。董事会深知:若不通过天价薪酬将马斯克 “绑定”,这位随时可能将精力投向航天或 AI 的 CEO,随时可能让特斯拉的转型计划失控。


三、从 560 亿到 9000 亿:特斯拉薪酬计划的 “进化史” 与 “复仇记”

此次 9000 亿方案并非孤例,而是特斯拉与监管、股东博弈的延续。2018 年,特斯拉曾推出一份价值 560 亿美元的期权计划,要求马斯克将市值从 590 亿推至 6500 亿 —— 当时被视为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马斯克最终不仅完成,还将市值推至万亿,解锁全部期权。
然而这场 “胜利” 却成了一场闹剧:2024 年 1 月,特拉华州法官以 “损害股东利益” 为由否决了该方案,即便股东二次批准仍被驳回。暴怒的马斯克随即宣布将特斯拉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 —— 这里的商业法院更倾向保护企业方,也为此次 9000 亿方案扫清了法律障碍。
对比两次方案,不难发现董事会的 “野心升级”:2018 年是 “激励增长”,此次则是 “强制聚焦”。2018 年的目标虽难,但依托电动车市场红利尚可实现;而此次目标需押注完全未验证的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业务,且时间跨度更长、约束更严 —— 本质上,这是对马斯克 “分心” 的回应:若想拿到万亿财富,就必须先为特斯拉的未来 “押上全部”。


四、特斯拉的 “生死转型”:电动车已死,自动驾驶当立?

董事会之所以敢设下如此苛刻的目标,根源在于特斯拉正面临 “生死抉择”:传统电动车业务已陷入全面停滞。
在全球三大市场,特斯拉的颓势显而易见:
  • 美国与欧洲:马斯克因政治立场右转,成为自由派民众抵制的对象,而这正是电动车的核心消费群体;
  • 中国:国产电动车凭借更优的性价比、更丰富的配置,持续挤压特斯拉市场份额,Model 3/Y 的 “老款劣势” 愈发明显。
数据更直观:2023 年特斯拉销量下滑 1%,2024 年上半年暴跌 7%,马斯克再也不提 “年销 2000 万辆” 的豪言。在最近的财报会上,分析师甚至不再追问电动车销量,转而聚焦自动驾驶 —— 所有人都清楚,特斯拉的未来已不在 “卖车”,而在 “重构出行”。
但新业务的现状却难以支撑野心:目前美国推出的 Robotaxi 服务仍需安全员坐阵,距离 “完全无人驾驶” 相去甚远;Optimus 机器人虽已在洛杉矶机器人餐厅试水,但与人类交互时的迟钝反应,暴露了技术成熟度的不足。要在 10 年内实现 “100 万 Robotaxi+100 万台机器人”,无异于让特斯拉在 “走钢丝” 的同时,还要完成 “空中转体”。



五、终极目的:不是万亿富翁,而是 “绑定十年”

剥开 9000 亿期权的 “财富外衣”,特斯拉董事会的真实目的逐渐清晰:他们或许从未指望马斯克能完成所有目标,而是希望通过这份 “不可能的任务”,将他牢牢绑在特斯拉的领导岗位上
对特斯拉而言,未来 10 年是转型的 “生死窗口期”:电动车业务下滑不可逆,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是唯一的破局点,而这两大业务的技术路线、资源投入,都高度依赖马斯克的个人决策。即便马斯克最终未能完成所有目标,只要他留在 CEO 岗位上,就能确保特斯拉的转型方向不偏离 —— 这才是董事会最看重的 “隐性收益”。
对马斯克而言,这份方案则是一场 “豪赌”:若成功,他将成为人类首位万亿富翁;若失败,他将在 10 年内被 “困” 在特斯拉,错失其他业务的爆发机会。但无论结果如何,特斯拉都已成为最大赢家 —— 它用一份天价方案,为自己的转型计划锁定了最关键的 “掌舵人”。
最终,这场关于 9000 亿期权的博弈,无关财富,无关技术,而是一场商业史上罕见的 “捆绑交易”:特斯拉用万亿财富为诱饵,将马斯克的未来 10 年,与自己的生死转型牢牢绑在了一起。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