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悄悄制造 250 亿 “神话”?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在 AI 算力需求驱动的光模块行业高景气周期中,龙头企业中际旭创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绝对焦点 —— 不仅股价在三个月内上演 “翻倍再翻倍” 的疯狂行情,其 2
在 AI 算力需求驱动的光模块行业高景气周期中,龙头企业中际旭创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绝对焦点 —— 不仅股价在三个月内上演 “翻倍再翻倍” 的疯狂行情,其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更引爆了一场覆盖买方私募与卖方券商的激烈论战,而 “高增长能否持续”“制造业周期是否会缺席” 两大核心问题,正成为市场分歧的关键。


一、股价先行:319% 涨幅推升市值至 4500 亿,盈利预测成新博弈点

资本市场对中际旭创的追捧已率先体现在股价上。截至最新收盘,公司股价报 407 元 / 股,对应市值约 4522 亿元;回溯近三个月走势,其股价累计涨幅高达 319.97%,远超同期光模块板块及大盘表现。
股价的陡峭上涨,背后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的乐观预期,但随着 “2027 年归母净利润突破 250 亿元” 这一非券商官方预测数据在市场流传,分歧开始浮出水面:一方是以荒原投资凌鹏为代表的买方机构,直指预测忽略制造业周期风险;另一方则是多数卖方券商,在中报业绩催化下集体上调盈利预期,虽未触及 250 亿元,但普遍看好净利润向 200 亿级迈进。


二、买卖双方正面交锋:250 亿净利预测是否 “脱离现实”?

这场论战的导火索,是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 9 月 5 日公开对 “250 亿元净利润预测” 的质疑。
作为曾三次斩获《新财富》策略第一名、前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师,凌鹏的观点具备较强市场影响力,其核心质疑逻辑可拆解为两点:

1. 买方视角:预测基于 “理想假设”,制造业周期不可忽视

凌鹏指出,市场对 250 亿元净利的预测本质建立在两个 “理想化前提” 上:
  • 供给端假设:认为当前已投放的产能将在 2027 年完全释放,且能顺利转化为实际供给;
  • 盈利端假设:默认企业未来不降价,并沿用当前产能紧缺阶段的 30% 净利率测算。
“但制造业的核心规律是‘紧缺扩产→供给过剩→价格下跌’,” 凌鹏进一步反驳,“当前半导体(含光模块)行业并非全新商业模式,只是从过去服务诺基亚、笔记本电脑,转向现在服务 AI,技术迭代快、竞争格局易变。即便现在产能紧张,谁能保证几年后投产的产能不会面临降价压力?”
他更以行业案例警示:“没有企业会预期未来大幅降价仍选择大幅扩产,就像没有基金经理会预期组合下跌仍满仓建仓。即便强如白酒行业,前几年的产能扩张如今已变成负担,更何况技术迭代更快的光模块制造业?”

2. 卖方回应:从 “回怼” 到 “上调”,券商坚持高景气逻辑

凌鹏的质疑很快遭到卖方机构的直接回应。国盛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率先在朋友圈回怼 “去买你的白酒去吧”,言语间透露出对光模块行业景气度的坚定信心。
事实上,卖方券商的乐观并非空穴来风。其核心逻辑围绕 “AI 算力升级驱动光模块需求放量” 展开:随着 AI 集群向十万卡、百万卡级别升级,通信链路的价值量持续提升,而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尤其在 800G、1.6T 等高端产品领域市占率领先),将直接享受行业红利。
从行动上看,券商已用 “上调预测” 表态:中际旭创 8 月 26 日披露的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 147.89 亿元(同比 + 37.0%)、归母净利润 39.95 亿元(同比 + 69.4%)、扣非归母净利润 39.75 亿元(同比 + 70.4%),业绩高增为券商上调预测提供了直接依据。


三、券商盈利预测全景:最高看至 236 亿,200 亿级成主流区间

尽管没有券商触及 “250 亿元” 这一市场传言数据,但中报发布后,多家券商密集上调中际旭创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且多数预测值突破 180 亿元,200 亿级成为主流区间。具体来看:
券商名称 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亿元)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亿元)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亿元) 核心逻辑
东北证券 107.42 180.90 236.04 看好高端产品出货占比提升,预计 2027 年营收突破 800 亿元,盈利弹性最大。
开源证券 90.46 160.04 208.34 800G 需求激增 + 1.6T 技术迭代,客户资本开支加码,降本增效持续兑现。
国盛证券 95.10 154.90 198.20 对比 4 月预测(2027 年 125.1 亿),上调幅度超 58%,强调 AI 集群升级提升通信价值。
东吴证券 - - 184.00 半年报业绩超预期,高端产品毛利率维持高位,行业景气度延续。
兴业证券 98.55 146.97 182.82 需求端支撑强劲,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持续抢占份额,盈利稳定性较强。
招商证券 94.60 148.00 181.30 高端光模块出货量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下净利率有望保持高位。


四、周期警示:高景气能否 “逃离” 制造业宿命?

在这场多空论战中,“周期性” 成为绕不开的核心议题。沪上某公募基金投研人士直言,当前卖方分析师的乐观情绪已显 “过热”:“相关板块行情由短期资金集中涌入推动,股价屡破新高,但长期逻辑暂难验证。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没有资产能永远上涨,股价即便阶段性脱离基本面,最终仍会向价值回归。”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光模块行业本质仍属制造业,当前高景气源于下游 AI 算力需求的 “突发性爆发”,形成短期供不应求格局,但这种格局并非永续:“一旦下游企业资本开支放缓、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减弱,需求端支撑会快速下降,届时业绩增速回落与股价调整的风险将集中释放。”
这一观点与凌鹏的警示形成呼应。回顾 A 股历史,白酒、新能源等行业均曾经历 “永远高增长” 的市场预期,但拉长周期看,行业景气度终究逃不开周期性波动。对于中际旭创而言,2027 年的净利润究竟是向 236 亿甚至 250 亿冲刺,还是受周期影响低于预期,或许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但当前市场的分歧,已为投资者敲响了 “理性看待高景气” 的警钟。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