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新定义:经理人到底在 “产出” 什么?
很多中层对 “自己的工作是什么” 认知模糊,甚至把 “忙” 等同于 “有产出”。但格鲁夫认为,经理人的产出绝非个人完成的任务量,而是整个组织产出的总和。
- 像齿轮传动一样,中层既要在危机时为组织 “加润滑油”(解决问题),也要用智慧指引整体运转(制定方向)。格鲁夫作为英特尔总裁,既通过管理直属的集团总经理直接影响产出,也通过给非直属员工提建议间接创造价值,这些行动共同构成了他的 “产出”。
- 曾有中层问格鲁夫:“你既要授课、巡厂,又要处理经理问题,怎么还有时间做‘分内事’?” 格鲁夫反问 “什么是我的分内事”,对方最终明白:所有能增加组织产出的事,都是经理人该做的分内事。
二、破局关键:用 “杠杆率” 撬动更高产出
中层陷入 “忙而低效”,本质是没抓住 “杠杆率” 这个核心。格鲁夫将物理概念 “杠杆率” 引入管理,指单项管理活动带来的组织产出增量。经理人产出 = 杠杆率 A× 管理活动 A + 杠杆率 B× 管理活动 B+……,想提升产出,关键在聚焦高杠杆率活动。
1. 三类高杠杆率活动,优先投入
- 能同时影响多人的活动:比如财务经理提前规划年度财务计划的信息收集节点,可直接影响 200 名参与人员,减少大家的无效沟通时间。
- 用简短动作产生深远影响的活动:花几小时认真准备下属的业绩评估,能帮下属明确方向、提升动力,长期影响其工作成果。
- 传递知识 / 信息赋能团队的活动:给团队做一次业务技能培训,能让所有人掌握高效方法,后续工作效率持续提升。
2. 提升杠杆率的实用方法:简化工作
很多管理步骤是 “惯性产物”,毫无实际价值。格鲁夫在英特尔发现,30% 的管理活动可直接删除,仅用 70% 的活动就能达成目标。简化工作可按三步执行:
- 绘制完整工作流程表,不遗漏任何一个步骤(哪怕看起来无关紧要);
- 统计总步骤数,作为优化前的基准;
- 质疑每个步骤的必要性,设定 “删减 30%-50% 步骤” 的目标,删除无价值环节(比如大使馆无需逐件调查签证申请,很多流程只是形式主义)。
3. 警惕!这三类 “负杠杆率” 行为
有些活动不仅不创造价值,还会拖垮组织产出,必须坚决避免:
- 负面情绪传染:某经理因部门未来盈利难,陷入沮丧并影响团队,导致整个部门效率下滑;
- 决策拖延:迟迟不做决定等同于 “错误决策”,会让下属工作停滞(比如项目审批卡住,团队只能等待);
- 过度干涉下属:总替下属解决问题,会让下属失去独立能力,长期依赖上司,最终导致组织整体战斗力下降。
三、时间管理:中层的 “核心资源” 调配术
经理人能调配的资源中,人力、金钱可通过申请增加,但时间每天只有 24 小时,无法额外获取。格鲁夫认为,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中层能否成为合格领导者,并提出 6 个源自生产管理的时间管理原则。
1. 六大原则,管好你的 “时间生产线”
原则名称 | 核心做法 | 实际案例 |
---|---|---|
找出限制步骤 | 先确定 “非做不可” 的关键活动(比如每周的部门战略会),固定在日程表中,再围绕这些活动安排其他事 | 先把 “月度业绩复盘会” 定在每月最后一天下午,再填充日常沟通、文件审批等次要工作 |
类似工作集中处理 | 同类工作集中完成,减少 “切换成本” | 把所有报告审核放在每周五下午,避免上午看报告、下午写方案,频繁切换导致效率低 |
主动规划日程表 | 不把日程表当 “待办事项仓库”,而是作为 “生产规划工具”,预留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 固定重要会议后,插入 “客户沟通”“下属 1 对 1” 等重要不紧急事项,每天留 1 小时应对 “不速之客”(比如临时求助的下属) |
设定时间负荷指标 | 预估每项工作的耗时,避免超出自身时间承载力 | 提前判断 “写季度总结报告需 4 小时”,若当天已有其他工作占用 5 小时,就不强行当天完成报告 |
储备 “项目存货” | 准备一些 “不紧急但长期有价值” 的项目(比如团队流程优化、新人培养计划),避免空闲时干涉下属 | 当暂无紧急工作时,推进 “团队知识库搭建” 项目,而非盯着下属的工作细节 |
工作流程标准化 | 对重复工作制定固定流程,避免每次用不同方法浪费时间(同时保留优化空间) | 制定 “新员工入职引导流程”,每次新人入职按流程执行,不用每次重新思考该做什么 |
2. 会议成本:被忽视的 “隐形浪费”
中层常频繁开会,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会议的高成本。格鲁夫估算,经理人每小时时间成本约 100 美元,一场 10 人 2 小时的会议,成本高达 2000 美元 —— 这相当于买一台复印机或一次商务旅行的费用,却常被随意发起。控制会议成本可按三步做:
- 会前判断必要性:收到会议邀请时,问自己 “这场会必须开吗?我必须参加吗?”,没必要就及时告知组织者;
- 明确会议目的:避免 “为开会而开会”,比如 “讨论 Q3 销售目标调整” 比 “聊聊销售情况” 更具体;
- 寻找替代方案:能用 1 对 1 沟通、电话、留言解决的,就不开会,减少时间浪费。

四、自测:你是 “高效经理人” 还是 “忙碌陀螺”?
格鲁夫设计了 24 项自测题,总分超 100 分,才算合格的中层管理者。以下是核心自测方向(完整自测可参考《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 工作流程拆解:能否将工作分为 “编制流程、组装、测试” 三步?(10 分)
- 限制步骤识别:针对当前方案,能否找到关键限制步骤,并据此设计工作流程?(10 分)
- 杠杆率分类:能否将上周的活动分为高、中、低杠杆率,计划增加高杠杆率活动?(10 分)
- 1 对 1 会议规划:能否列出和每位下属的 1 对 1 会议时间表,并提前告知会议目的?(20 分)
- 目标管理:能否明确组织未来三个月的三大目标,并规划成果验收节点?(20 分)
- 下属赋能:能否为下属 “勾画成长跑道”,明确每个人的绩效指标?(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