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荣股份 0 元收购甘肃新能源公司 获 10 万千瓦光伏项目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9 月 17 日晚间,老牌高端印刷装备企业长荣股份(300195.SZ)抛出重磅公告,宣布以 0 元对价收购金昌恩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恩驰新能源”)100% 股权,同时计划增资 6
9 月 17 日晚间,老牌高端印刷装备企业长荣股份(300195.SZ)抛出重磅公告,宣布以 0 元对价收购金昌恩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恩驰新能源”)100% 股权,同时计划增资 6000 万元推进光伏项目开发。这一动作标志着这家拥有 30 年历史的制造企业,正式开启向新能源领域的跨界转型,试图在主业增长承压背景下寻找新的业绩突破口。


0 元收购背后:6000 万增资锁定 10 万千瓦光伏指标

此次收购并非简单的 “零成本捡漏”,而是一场以后续投入换取核心资源的交易。根据公告内容,长荣股份的投资动作分为两大核心步骤:
  1. 股权收购层面:恩驰新能源目前尚未实缴 1000 万元注册资本,也未开展实际经营,因此收购对价定为 0 元。交易完成后,长荣股份将承担该公司的实缴出资义务。
  2. 项目推进层面:收购完成后,长荣股份将立即对恩驰新能源增资 6000 万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其全资子公司金昌京晖新能源持有的光伏项目开发。
值得关注的是,恩驰新能源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手握的稀缺资源 —— 金昌市 “十四五” 第二批 10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指标。该项目已完成金昌市发改委备案,备案名称为永昌县河青滩 10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储能电站),而金昌市永昌县日照充沛、光能资源丰富,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天然优势,这也是长荣股份愿意投入资金的关键原因。
交易完成后,恩驰新能源将成为长荣股份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长荣股份也借此正式拿到了进入光伏行业的 “入场券”。


跨界动因:主业承压下的 “破局” 尝试

作为高端印刷装备智能制造领域的老牌企业,长荣股份近年来面临着行业增长放缓的压力。从公司半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尽管 2025 年上半年其海外市场订单及销售同比创新高,但行业整体仍受多重因素制约:
  • 外部环境挑战:国际局势动荡、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关税政策波动等因素,给出口导向的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 内部竞争压力:印刷装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以产品降价为竞争手段,直接挤压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长荣股份的经济效益也面临考验。
在此背景下,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长荣股份维持持续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而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领域,恰好符合其战略需求:一方面,光伏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光伏项目具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且永昌县的资源禀赋为项目收益提供了基础,长荣股份希望通过此次跨界,实现 “制造主业 + 新能源” 的双轮驱动格局。


机遇与风险并存:市场关注转型成效

长荣股份的跨界举动,在二级市场已初步获得积极反馈。截至 9 月 18 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大涨 5.56%,反映出市场对其新能源布局的短期看好。
但从长期来看,这场转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能否成功落地并贡献业绩,还需突破三大核心挑战:
  • 建设运营风险:长荣股份缺乏新能源项目建设、运营的经验,而光伏项目从规划、建设到并网发电,涉及工程管理、技术运维等多个环节,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新要求。
  • 政策波动风险:光伏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未来补贴政策、并网政策、电价政策等若发生调整,可能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预期。
  • 资金投入风险:此次 6000 万元增资仅为项目启动资金,后续项目建设可能需要更多资金投入,若公司资金筹划不当,可能对整体财务状况造成压力。
对于此次投资,长荣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资金安排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展合理筹划,不会对公司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也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时强调这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将对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坦诚提示了政策、市场等方面的不确定风险。

未来,长荣股份如何平衡传统制造主业与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如何快速搭建光伏项目的运营管理团队,如何应对行业特有的风险挑战,将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其跨界转型成效也有待时间检验。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