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的美联储政策审议会议,是在其独立性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召开的
一、降息落地:决策背后的经济信号与政治博弈
本次降息并非偶然,而是美联储基于经济数据与风险权衡后的选择,同时也掺杂着一定的政治因素影响,决策过程中的分歧与立场清晰可见。
1. 经济基本面:就业与通胀的双重考量
- 就业市场承压: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6 月就业岗位减少,7-8 月就业增长乏力,这是 2020 年以来首次出现该情况。美联储在会议声明中删除了 7 月声明里 “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健” 的表述,明确指出 “就业下行风险有所上升”。
- 通胀与经济增长放缓:近期指标显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通胀率虽有所上升但维持在略高水平,尚未回到 2% 的长期目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风险平衡已经转向” 就业方面,这成为本次降息的核心依据之一。
2. 决策分歧:委员投票中的 “鹰鸽之争”
本次利率决议投票中,12 位投票委员立场存在明显分歧。特朗普提名的新任美联储理事史蒂芬・米兰,在火速上任后首次参与投票,明确倾向于降息 50 个基点,成为唯一支持更大幅度降息的委员;其余 11 位委员均支持降息 25 个基点。鲍威尔在后续回应中强调,“降息 50 个基点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侧面印证了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幅度的谨慎态度。3. 政治压力与独立性捍卫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多次对美联储政策发表观点,其任命的米歇尔・鲍曼、克里斯托弗・沃勒两位理事,在 7 月议息会议上就曾因呼吁降息而对维持利率的决定投反对票。此次会议前后,“美联储独立性” 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鲍威尔公开表态 “我们坚定地致力于维护我们的独立性”,试图缓解外界对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担忧。
二、未来展望:降息节奏存分歧,机构预测各不同
对于 2025 年剩余时间及后续的降息节奏,美联储内部与外部金融机构观点不一,从 “暂停降息” 到 “多次降息” 的预测均有覆盖,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仍较高。
1. 美联储内部:点阵图显示多数支持再降两次
美联储每季度更新的 “点阵图”(官员利率预测图)显示,19 位官员对今年降息路径存在明显分歧:- 6 位官员预计今年不再降息;
- 2 位官员预计仅再降息一次(25 个基点);
- 9 位官员预计还将降息两次(累计 50 个基点);
- 1 位官员认为应大幅降息 5 次,将利率降至 3% 以下。
2. 外部机构:普遍看好年内再降 50 个基点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对美联储后续降息持积极预期,认为年内仍有两次降息空间:- 巴克莱:预测美联储 2025 年将降息 3 次,分别在 9 月、10 月、12 月,每次 25 个基点,年底利率降至 3.5%—3.75%。
- 瑞银财富管理:预计美联储将在包括 9 月在内的四次政策会议上各降息 25 个基点,到 2026 年 1 月累计降息 100 个基点。
- 保德信:固定收益副主席 Daleep Singh 预测,美联储或先将利率降至 3% 的中性水平,若鲍威尔任期明年结束,2026 年底前可能进一步降至宽松区间;若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宽松,将有助于降低经济衰退风险。
三、市场震荡:股债汇金集体反应,人民币汇率受提振
降息消息公布前后,国际金融市场呈现 “美元跌、黄金涨、美股分化、国债收益率下行” 的格局,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也受到积极影响,外贸企业结汇策略随之调整。
1. 美元与非美元货币:美元创两年新低,人民币升破关键关口
- 美元指数承压:降息消息公布前,美元指数已持续下跌;宣布后更是跌破 7 月初低点至 96.22,创 2022 年 2 月以来新低,随后虽有小幅拉升,但整体弱势格局明显。
- 人民币汇率走高:9 月 17 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升破 7.1,为 2024 年 11 月 7 日以来首次。多位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前期结汇价格约 7.2,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加强结汇频率与力度。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未来美元指数或仍有下行压力,人民币易涨难跌,但受欧洲、日本经济疲弱影响,美元抗跌韧性较强。
2. 黄金市场:再创历史新高,机构看涨情绪浓厚
黄金作为 “避险 + 抗通胀” 资产,在降息预期与落地后持续受益:- 8 月底以来黄金价格保持上涨趋势,9 月 16 日冲上 3694 美元 / 盎司,创历史新高;
- 降息消息公布后几分钟内,国际现货黄金再次拉升,升破 3700 美元 / 盎司;
- 瑞银财富管理已将黄金目标价上调至 2025 年底 3800 美元 / 盎司、2026 年 6 月 3900 美元 / 盎司,除降息因素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与强劲投资需求也成为金价支撑。
3. 股债市场:美股短线震荡后分化,国债收益率下行
- 美股表现分化:降息消息公布后,美股短线快速拉升,但随即跳水,最终呈现分化走势。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收于 46018.32 点(涨 0.57%),标普 500 指数收于 6600.35 点(微跌 0.1%),纳斯达克指数收于 22261.33 点(跌 0.33%),反映出市场对降息效果与经济前景的分歧。
- 国债收益率下行:美联储降息决定公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行。Daleep Singh 表示,预期美联储降息将帮助美国 10 年期国债实现正超额回报,相关风险大致平衡。
四、全球影响:多国央行跟进降息,中国货币政策空间打开
美联储作为全球 “央行的央行”,其降息决策不仅影响自身经济,更引发全球货币政策连锁反应,为其他国家打开降息空间,中国也因此获得更有利的货币宽松外部条件。
1. 多国央行同步行动:加拿大率先跟进降息
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当天(美国当地时间 9 月 17 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2.50%,为 6 个月来首次降息,成为美联储降息后首个跟进的主要经济体央行。此外,英国、日本等国央行也于本周陆续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部分央行或跟随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2. 中国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可期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美联储降息启动后,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正式打开:- 美联储年内或有 3 次降息,中美利差有望收窄,人民币汇率压力边际减弱;
- 外部约束减轻将为国内央行实施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创造有利条件,助力国内经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