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消退信号已现:下沉市场的 “黄金时代” 正在落幕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二十年来,我每年要开车在老家和上海之间往返三四次,算下来已有六七十趟。这一路上,跨越长江的选择肉眼可见地变多:早年常走南京二桥、江阴大桥,后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四桥
二十年来,我每年要开车在老家和上海之间往返三四次,算下来已有六七十趟。这一路上,跨越长江的选择肉眼可见地变多:早年常走南京二桥、江阴大桥,后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南京四桥、崇启大桥、五峰山大桥等陆续通车,跨江的路线越来越丰富,像一张不断织密的网,连接着城市与乡村。
就在这个周末,我又完成了一次短途往返:周日下午开车回了老家,住了一夜,和许久未见的亲友围坐在一起吃了顿热热闹闹的火锅,还在深夜的小城里随意逛了一大圈。第二天晚上,我便再次启程返回上海,一天之内,在上海的快节奏与小县城的慢生活之间自如切换。
返程时,我第一次在润扬大桥体验了智驾功能。大概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我没有亲自操控方向盘,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把手放在上面。不过现在的智驾离完全无人驾驶还有不小的距离:遇到复杂路况时,人必须马上接手,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偏慢,整体风格比较谨慎。不知道这是国内汽车厂商智驾的普遍水平,还是理想这个品牌特有的调校。
也正是在昨天返程的路上,我看到新闻说中国 A 股总市值重回百万亿,达到了 2015 年巅峰时的水平。这意味着,过去十年股市其实一直在 “回血”,在修正整体价值。但这十年里,真正赚到钱的散户寥寥无几,很多人不过是在这波慢牛中刚刚回本。那些过去十年被伤透了心、或是早已亏光本钱彻底离场的人,更是与这波行情毫无交集。说到底,股市终究像个 “赌场”,能 “买定离手” 全身而退的人终究是少数 —— 否则,“赌场” 又怎么赚钱,怎么赚到大钱呢?
今年上半年,股市最大的 “黑天鹅” 无疑是川普宣布关税的 “解放日”。那几天我亏得很惨,直到现在都没回本。当时我赶紧止损,抽离了大部分资金,只留下一点无关痛痒的数字在里面。所以这段时间股市虽然在涨,我却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或许是过去几年反复被市场 “教育”,让我笃信了一个基本常识:业余选手想在股市里赚钱,太难了。
当然,股市上涨总归是好事,至少能让人情绪好一些。手里凭空多出来的钱,会让人更愿意消费 —— 不管是精神层面的娱乐,还是物质层面的购物,支出都会不自觉地增加。


最近两周,我连续回了两次老家,对小县城有了几点新的感受:
  • 连锁品牌全面下沉:越来越多成熟的知名连锁商业品牌进入县城,从星巴克、瑞幸、罗森、麦当劳到希尔顿,覆盖了咖啡、快餐、便利店、酒店等多个领域。它们带着高品牌势能在当地参与竞争,凭借产品、服务、品牌和供应链的全方位优势,快速抢占市场。
  • 单体商业生存承压:县城里的单体商业虽然还会存在,但压力越来越大。在人口总量基本固定的县城,想赚钱并不容易。如果是自家商铺、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买卖,或许还能凭着 “佛系” 心态抵挡一阵子,接受利润变少的现实;但对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就太大了 —— 必须有极强的产品力才能立足,单打独斗式的创业在这里越来越难行得通。
  • 家族信任仍是核心:小县城里有人发达了,还是会优先相信自家人。在家族内部建立权力和利益共同体,是很常见的选择。信任这东西很顽固,即便自家人也未必完全可靠,但至少信任成本比外人低得多。所以,“县城婆罗门” 的出现是必然结果 —— 无论什么社会制度,无论地区发达与否,这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圈层化现象都难以避免。
  • 房地产投资彻底降温:小县城的房地产投资越来越没机会,就算是自住需求,买房也得非常谨慎。毕竟,“买了就亏” 的滋味谁都不想尝,而这已经是普遍现象,并非某一个县城的特例。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人口:小县城人口少,房产的流动性极差。一旦急需用钱想转手,资产往往要打很大的折扣。从这个逻辑来看,租房会成为大势所趋 —— 不仅越来越划算,可选择的房源也会越来越多。
  • 下沉市场红利见顶:下沉市场的红利期差不多要结束了。该进入的品牌和资本都已经进入,没进入的也很难再有太大的机会空间。小县城的消费者也需要时间 “喘口气”,等一等他们的收入增长 —— 毕竟,消费的底气终究来自钱包的厚度。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