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神要走,小扎亲自出面挽留,怎料 “毒鸡汤” 成 “催走剂”

收录于 前沿科技 持续更新中
  当 Meta 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刚以 “人人都有超级智能” 的口号拉开序幕,CEO 扎克伯格亲自站台、砸下海量资金与算力时,一场尴尬的离职风波却突然上演 —&mda

  当 Meta 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刚以 “人人都有超级智能” 的口号拉开序幕,CEO 扎克伯格亲自站台、砸下海量资金与算力时,一场尴尬的离职风波却突然上演 ——Meta 研究科学家 Rishabh Agarwal 近日发推官宣离职,而他的离职宣言,竟把小扎的 “掏心建议” 变成了 “递信理由”。​

  “这是我在 @AIatMeta 的最后一周。”Rishabh 在推文中先提及抉择的艰难:Meta 新成立的 Superintelligence TBD 实验室汇聚顶尖人才与算力,本是行业内难得的平台。但在 Google Brain、DeepMind 与 Meta 累计 7.5 年的经历后,他更渴望 “承担不同类型的风险”。​

  转折出现在后半段。他特意提到,扎克伯格与 Alexandr Wang 曾以实验室愿景极力挽留,可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的,却是小扎本人常说的一句话:“在一个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里,你能冒的最大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 原本用来激励留人的 “鸡汤”,反倒成了离职的 “催化剂”,这场反转让外界哭笑不得。​

  而 Rishabh 的离开,恰发生在 Meta AI 业务的动荡期。此前为抢占 AI 赛道,Meta 的招聘攻势堪称激进:小扎亲自通过邮件、WhatsApp 从 OpenAI、Google 等对手公司挖人,开出的薪酬最高达九位数美元,部分人才总薪酬甚至逼近 1 亿美元。截至 8 月中旬,Meta 已从 OpenAI 挖走超 20 人、Google 挖走 13 人,还从苹果、xAI、Anthropic 吸纳多名核心成员,累计新招 AI 人才超 50 人。​

  然而这份热闹背后,却隐藏着 Meta AI 业务的重大转折。据传言,在持续数月的 “抢人战” 后,Meta 上周突然冻结 AI 部门招聘,同时启动大规模重组:AI 业务被拆分为研究、训练(TBD Lab)、产品、基础设施四大核心团队,多数负责人直接向 Wang 汇报,就连此前负责 Llama 大模型的 AGI 基金会团队,也在此次调整中被正式解散。这场重组,或许正是 Rishabh 离职的深层诱因之一。​

  这位选择离开的研究员,绝非行业新人。在 Meta 任职的短短数月里,Rishabh 已交出亮眼成绩单:推动 “思考型” 模型在后训练领域突破,通过 RL 扩展将 80 亿参数稠密模型性能推向接近 Deepseek-R1 的水平;探索中期训练中合成数据的应用,优化 RL 启动效率;还开发出更高效的 on-policy 蒸馏方法,每一项成果都紧扣当前 AI 研究的核心方向。​

  翻阅 Rishabh 的履历,更能看出其 “实力派” 底色。他本科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随后在加拿大魁北克人工智能研究所 Mila 攻读博士,师从 Aaron Courville 与 Marc Bellemare,深耕深度强化学习领域。

  Google Scholar 数据显示,他参与发表的论文影响力十足:Gemini 1.5 引用量超 2500 次,Gemma 2 超 1200 次;2021 年发表的《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t the Edge of the Statistical Precipice》《Neural Additive Models》同样是领域内高引文献,个人学术引用总量超 1 万次,h-index 达 34,i10-index 为 41。​

  研究范围上,他覆盖多模态理解、开放语言模型、可解释性神经网络、离线强化学习等热门方向;职业经历更横跨巨头与学界 ——2023 至 2025 年任职于 Google DeepMind,此前在 Google Brain 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 5 年,曾获 NeurIPS 2021 最佳论文奖,2018 年初还在 Waymo 实习,目前更是麦吉尔大学的兼职教授。​

  对 Rishabh 而言,离职宣言中 “承担不同风险” 或许是肺腑之言。手握 Google、Meta 等巨头的履历,加上超万次引用的学术影响力,他已具备足够资本跳出大厂体系,去追求更自由的研究空间,或是开拓更广阔的职业舞台。而他的离开,也为 Meta 刚启动的超级智能计划,蒙上了一层人才流失的阴影。

推荐前沿科技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