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星舰”,终于在第三次发射尝试中迎来重大突破。当地时间 8 月 26 日 18 时 30 分(北京时间 27 日 7 时 30 分),这枚总长约 120 米、直径约 9 米的庞然大物,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完成了其第十次试飞任务 —— 这也是星舰历次试飞中首次达成所有预定目标,被外界视为里程碑式的进展。
此次试飞的核心任务均完美落地:二级星舰飞船首次成功释放模拟星链卫星,验证了航天器的在轨部署能力;由于本次取消了 “筷子夹火箭” 的回收操作,第一级火箭助推器在墨西哥湾实现软着陆溅落,二级飞船也精准抵达印度洋预定海区溅落,最终在海上解体时形成的 “烟花” 景象,意外成为任务收尾的独特注脚。任务结束后,SpaceX 创始人马斯克第一时间在 X 平台发文,用 “SpaceX 团队干得好!” 为团队的突破点赞。
不过,此次成功的背后,前期发射曾两度遇挫。按照原计划,星舰本应在当地时间 8 月 24 日傍晚发射,但因地面系统液氧泄漏问题,在发射窗口开启前 10 多分钟紧急取消;25 日傍晚的第二次尝试,则因天气条件不达标,在倒计时仅剩 40 秒时暂停,两次波折让最终的成功更显珍贵。
值得注意的是,成功并未完全消除星舰的技术隐患。据航空博主 @航空物语分析,本次试飞仍暴露了三个关键问题:起飞阶段有一台发动机意外关机,二级飞船返回过程中出现小型 “烟花”(或与局部故障相关),且航天器烧蚀程度仍高于预期。这意味着,SpaceX 后续的核心任务将聚焦于提升各系统稳定性,为星舰的成熟与实用化扫清障碍。
作为 SpaceX 重点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工具,星舰的两级结构(70 米长的助推器 + 星舰飞船)均设计为可回收模式,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未来商业航天与深空探索的成本与效率。更关键的是,这枚火箭已被纳入美国航天局(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 —— 按照规划,最早在 2027 年年中,美国宇航员将搭乘星舰火箭升空,开启新一轮探月任务,此次试飞的成功,也为这一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