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折叠 “再战”:惊喜是否如约而至?

收录于 前沿科技 持续更新中
2024 年 9 月 4 日下午,华为将沉寂一年的 “三折叠” 形态再次推至行业焦点 —— 新一代三折叠机型 “Mate XTs 非凡大师” 正式发布,17999 元
2024 年 9 月 4 日下午,华为将沉寂一年的 “三折叠” 形态再次推至行业焦点 —— 新一代三折叠机型 “Mate XTs 非凡大师” 正式发布,17999 元的起售价较上代 Mate XT 直接下调 2000 元。
这一价格动作打破了折叠屏手机 “迭代涨价” 的常规逻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并未在硬件上追求激进升级(上代设计已逼近元器件物理极限),而是将核心突破放在了 “体验融合” 上:让三折叠手机真正具备 PC 级的操作逻辑与应用能力,甚至直接移植原版 PC 软件。更关键的是,发布会上余承东明确提及的 “麒麟 9020 芯片”,标志着自 2021 年后,华为终于解决了芯片全链路可控的难题,为三折叠形态的落地筑牢了硬件根基。


从 “炫酷鸡肋” 到 “生产力工具”:三折叠的体验重构

上代华为 Mate XT 作为三折叠初代产品,给大众的印象多是 “炫酷但实用不足”。本质上,它并未脱离双折叠手机的核心逻辑 —— 无非是分屏应用数量增加,屏幕比例接近传统直板机,但核心卖点仍局限于影音娱乐,与商务、专业用户的深层需求脱节。而 Mate XTs 的开发团队用一年时间复盘痛点,给出了颠覆性答案:把完整的 PC 体验 “平移” 到手机上
这一突破绝非行业此前 “给应用做 19:18 比例适配” 的浅层尝试,而是从操作逻辑到软件生态的彻底重构。

1. 操作逻辑:告别 “分屏依赖”,复刻 PC 多窗口交互

传统折叠屏厂商几乎将 “分屏” 奉为核心功能,但对照 PC 日常使用场景会发现:除了作图等少数需求,多数时候用户更依赖 “多窗口自由调度” 而非固定分屏。Mate XTs 正是抓住这一痛点,将电脑端的 “多窗口交互” 完整移植:用户可随意缩放窗口尺寸、拖拽窗口位置,还能让多个应用在 “桌面” 上堆叠放置 —— 既保留了 PC 用户熟悉的操作习惯,又避免了分屏模式下单个应用信息密度被压缩的问题。

2. 应用生态:移植完整 PC 软件,而非 “折叠屏适配版”

操作逻辑的升级需要软件生态支撑,华为此次的动作更为激进:直接将 PC 版 WPS、Wind 金融终端、万兴脑图等软件 “搬” 到 Mate XTs 上。这些应用并非简化后的 “折叠屏特供版”,而是功能完整的 PC 原版 —— 二者的差异用 Wind 金融终端举例便一目了然:手机版仅支持基础行情查看,而 PC 版(及 Mate XTs 上的版本)可在同一页面同时显示强弱分析、涨跌分布、板块力量、市场资金流向等 9 个核心板块。对金融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 “在移动端完成深度研究与分析” 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华为 Mate XTs 的开发思路很明确:围绕 “三折叠” 的独特形态,打造 “人无我有” 的差异化优势。在手机行业功能相互借鉴成风的当下,“能运行完整 PC 应用” 这一特性,因涉及芯片能力、系统适配、软件合作等多维度壁垒,其他厂商短期内难以复制。


硬件配套补位:手写笔 + 键盘,撑起 “移动办公” 场景

为了让 “PC 级体验” 落地更彻底,华为同步推出了两款关键配件,补全了 Mate XTs 的办公能力:
  • 华为 M-Pen 3 手写笔:支持全屏批注、分屏摘录、提笔速记、隔空演示四大核心功能,解决了文档修改、灵感记录的痛点,尤其适配专业人士的创作与办公需求。
  • 星闪折叠键盘:采用星闪连接技术(低延迟、高稳定性),且支持折叠收纳,兼顾便携性与输入效率。

当 Mate XTs 与这两款配件搭配时,其角色已不再是 “放大屏手机”,而是能在出差、户外等场景下替代 PC 的 “移动生产力工具”—— 这正是华为对三折叠形态价值的最终定义。


三折叠:华为的 “好生意”,还是行业的 “独角戏”?

尽管 Mate XTs 展现出强劲的产品力,但一个现实问题仍需直面:在折叠屏市场出现 “阶段性萎缩” 的当下,三折叠能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1. 先看市场现状:折叠屏遇冷,需求波动加剧

根据 IDC 数据,2024 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 6900 万部(同比降 4.0%),而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仅 221 万台,同比大幅下降 14.0%。这表明消费者对折叠屏的换机需求远不如直板机稳定,在整体市场低迷的环境下,折叠屏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 且下半年市场行情大概率仍将保持低迷。

2. 华为的独特优势:高份额撑起成本分摊,价格下探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华为却展现出 “逆势能力”:IDC 数据显示,2024 年二季度华为以 72.6% 的市场份额占据折叠屏市场绝对主导地位;即便上代 Mate XT 起售价高达 2 万元,截至二季度其激活量仍达 48 万台。
高出货量带来了其他厂商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 —— 这也是 Mate XTs 能降价 2000 元的核心原因。要知道,折叠屏手机的研发成本极高:华为首款折叠屏 Mate X(16999 元)、换代款 Mate X2(17999 元)均因成本无法摊平而维持高价,直到三折叠时代,高出货量才支撑华为在第二代产品就实现降价。这一逻辑还将持续:未来三折叠机型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而降价又会拉动出货量,形成 “成本降低→价格下调→销量增长” 的良性循环。

3. 行业视角:华为 “孤军奋战”,其他厂商难跟进

截至目前,主流手机厂商中仅有华为在全力推进三折叠机型,即便三星等厂商有跟进传言,短时间内也难以搭建起匹配的生态(如 PC 软件移植、芯片能力支撑)。对其他厂商而言,三折叠需要承担高昂的研发成本、生态建设成本,且面临 “出货量不足无法摊平成本” 的风险 —— 在折叠屏市场整体遇冷的当下,这显然不是一笔划算的投入。
因此,三折叠眼下更像是华为的 “专属机会”:凭借绝对的市场份额、芯片全链路可控能力、软件生态整合力,华为正在将三折叠从 “小众炫酷产品” 转化为 “有实际生产力价值的品类”。而对整个行业来说,只有当华为证明三折叠的商业潜力后,其他厂商才可能真正入局 —— 在此之前,这场 “三折叠革命” 仍将是华为的 “独角戏”。

推荐前沿科技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