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宿敌到盟友:一场打破常规的 “二英会谈”
合作消息曝光的当晚,一张关键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英特尔现任 CEO 陈立武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并肩而立,两人面带微笑,官方同步宣布将共同开启直播,解读此次合作细节。网友们纷纷调侃,“二英共谋” 的场景实属罕见,不知作为行业另一巨头的 AMD,其 CEO 苏姿丰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
英特尔CEO陈立武
合作内核:技术互补,瞄准两大核心领域
此次双方的合作并非表面联盟,而是深度绑定的技术协同。根据公布的合作协议,两大巨头将在两个关键领域展开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发挥其在 x86 架构上的技术积累,为英伟达量身定制专属 x86 CPU。后续,英伟达会将这款定制 CPU 集成到自身的 AI 基础设施平台中,形成 “CPU+AI 加速”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的 AI 算力支撑能力。
在个人计算领域,合作模式同样清晰。英特尔将承担生产与供应职责,打造集成英伟达 RTX GPU 芯片的 x86 系统级芯片(SOC)。这种 “强强联合” 的芯片产品,有望为个人电脑带来更强的图形处理与多任务处理能力,重塑个人计算设备的性能标准。
不过,尽管合作框架已明确,但双方并未透露首款合作产品的具体上市时间,给市场留下了一段 “期待期”。
巨头背后的生存逻辑:英特尔的 “逆风自救” 与英伟达的 “主动进击”
这场合作的背后,是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处境与战略诉求。对于英特尔而言,此次牵手更像是一场 “逆风局” 中的自救;而英伟达,则是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主动拓展市场版图。英特尔:从 “CPU 霸主” 到 “绝境求生”
作为全球 CPU 市场的 “老牌王者”,英特尔曾凭借 x86 架构长期垄断市场,甚至 “摩尔定律” 这一影响半导体行业数十年的规律,也由其提出。但随着 AI 技术的爆发,GPU 加速计算成为行业主流,英特尔在技术创新上逐渐掉队,错失了多个关键发展机遇。在 GPU、深度学习、生成式 AI 等新兴领域,英特尔的技术短板日益明显,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蚕食。为了扭转颓势,2025 年接任 CEO 的陈立武,一上任就启动了一系列 “自救措施”:全球裁员 15%,涉及超 2 万名员工;分拆旗下多个业务部门,精简业务架构。
但真正的危机在 2025 年 8 月突然降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陈立武发难,让这位有着 “芯片投资教父” 之称的管理者陷入窘境。好在几天后的会面中,双方关系出现转折,从最初的 “咄咄逼人” 转变为 “有趣的交流”。这场 “CEO 保卫战” 的最终结果,是以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告终 ——8 月 22 日,英特尔宣布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后者以每股 20.47 美元的价格,收购 4.333 亿股英特尔普通股,投资总额达 89 亿美元,持股比例约为 9.9%。
即便如此,英特尔的困境仍未完全解除。为了获取更多现金流,它不得不接受软银等资本的投资,同时出售非核心业务。如今与英伟达合作,或许是这家 “昔日巨头” 在绝境中找到的又一条出路,也标志着它彻底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
英伟达:以 AI 为矛,扩大行业话语权
与英特尔的被动应对不同,英伟达在此次合作中尽显 “主动”。黄仁勋在直播中毫不掩饰对合作的期待,他表示,自己与陈立武相识已有 30 年,此次合作是两人私人沟通后达成的重要共识,更是 “融合两个世界级平台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并未因与英特尔合作而放弃原有伙伴。黄仁勋明确表示,台积电仍然是英伟达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双方未签署新的制造协议,但不排除未来会考虑使用英特尔的晶圆代工服务。这种 “灵活布局”,既保障了自身供应链的稳定,也为后续发展留下了更多可能性。
行业震动:AMD 承压,台积电面临新挑战
这场 “二英合作” 不仅改变了两家企业的发展轨迹,更将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连锁反应,让行业竞争格局迎来 “大洗牌”。对 AMD 而言,此次合作无疑是 “坏消息”。此前,AMD 在 CPU 和 GPU 领域均与英特尔、英伟达存在竞争关系,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如今,英特尔的 x86 架构与英伟达的 GPU 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 “1+1>2” 的竞争优势,AMD 原有的产品优势将被快速侵蚀,未来在数据中心、个人计算等领域的竞争压力会急剧增加,市场生存空间可能进一步被压缩。
而作为全球半导体代工厂的 “龙头” 台积电,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英特尔在政府注资、战略投资的支持下逐步回血,其晶圆代工业务可能会加速发展。此前,英伟达的 GPU 主要依赖台积电代工,若未来英伟达选择与英特尔合作代工,将直接分流台积电的订单,加上英特尔自身在 x86 芯片制造上的能力,台积电在全球代工市场的 “霸主地位” 或将受到冲击。
黄仁勋在沟通会上特意澄清,此次合作与特朗普政府无关,但也补充道 “特朗普政府应该会非常支持这一合作”。这一表述背后,暗含着美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整合的潜在态度,也暗示了这场合作可能承载的 “国家层面” 的产业诉求。
从行业长远来看,随着 AI 算力需求的持续暴增,传统 CPU 或 GPU 单独作战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通过 NVLink 技术打破计算平台瓶颈,推动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领域升级,或许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但这场 “世纪联手” 最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首款合作产品何时落地,又将如何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秩序,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