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洗牌期来临,“1 元运费” 或将成为历史符号

收录于 商业消费 持续更新中
近期,快递行业迎来标志性变革 —— 广东、浙江等快递核心省份的多家快递公司,率先对电商客户上调运费,幅度集中在 0.3 元至 0.7 元 / 单,同时设立 1.4 元 / 单的底线
近期,快递行业迎来标志性变革 —— 广东、浙江等快递核心省份的多家快递公司,率先对电商客户上调运费,幅度集中在 0.3 元至 0.7 元 / 单,同时设立 1.4 元 / 单的底线价。这一调整直接宣告了 “1 元运费” 时代的终结,也拉开了行业 “反内卷” 的序幕。


核心调整:电商客户成主力,个人散单 “免疫”

此次运费调整并非全域普涨,而是精准指向 “低价运费电商客户”。多位行业人士向《BUG》栏目确认,个人散单及消费者端不受影响,调整重点集中在广东、浙江两大电商物流枢纽,其中广东自 8 月初已陆续执行新规。
从具体执行细节看,不同快递公司的调价幅度存在差异,但核心规则高度一致:一是设定 1.4 元 / 单的 “价格底线”,彻底告别 1 元及以下的低价运费;二是对原有运费 1 元多的电商客户,每单涨价 0.3 元至 0.7 元。以圆通为例,一位业务员透露,单月发货 1000 件的电商客户,运费已从 2.9 元 / 单涨至 3.3 元 / 单,涨幅约 0.4 元。
值得注意的是,涨价的 “影响圈” 呈现明显地域特征。业内人士指出,广州、深圳、东莞、揭阳、汕头等广东地区,因长期是快递价格洼地,电商客户的平均运费更低,此次调整带来的冲击也更为显著。不过,规模较大、原有运费已处于中高位的电商商家,暂未被纳入本轮调价范围,部分商家甚至表示 “尚未收到涨价通知”。


矛盾焦点:运费涨了,快递员的派费为何没跟上?

按照行业逻辑,快递运费上涨本应通过产业链传导,带动网点收入与快递员派费同步增长。但现实却是,多位行业人士对 “派费联动上涨” 持保留态度,而一线快递员的诉求更为直接 —— 相比依赖运费涨价,他们更迫切需要 “快递员最低派费” 的制度保障。
“派费已经被压到极致了。” 一位快递员坦言,近年来行业价格战白热化,派费水平持续下降,叠加各类罚款,实际收入被严重挤压。“之前单票派费降了差不多两毛,现在收件价反内卷涨了,派费却没动静。” 另一位快递员的质疑,道出了末端群体的核心焦虑。
在快递员群体看来,“最低派费” 才是遏制行业恶性竞争的关键。“只要保证派送网点有合理的最低派费,前端收件价就不可能无底线降价。” 一位从业多年的快递员表示,末端派费是快递网络的 “生命线”,若这一环节持续承压,即便前端运费上涨,也可能被中间环节吞噬,难以真正惠及基层。



政策与行业背景:从 “价格战” 到 “反内卷”,一场迟到的调整

此次运费涨价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国家层面 “反内卷” 政策引导下的行业自救。今年 7 月,国家邮政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提出 “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并要求依法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 —— 这为快递行业摆脱低价恶性竞争提供了政策支撑。
回溯过去数年,快递行业的 “价格战” 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以申通、中通、圆通、韵达(“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加盟制企业,以及后起的极兔,成为竞争的核心参与者。持续的低价厮杀,不仅让快递网点经营举步维艰,也导致企业总部现金流承压。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 年,“三通一达” 单票收入分别为 2.05 元、1.21 元、2.3 元、2.01 元,较 2019 年降幅达 30%~40%;极兔的处境更为艰难,2020 年价格战最激烈时,每寄一票快递便亏损 2 元,直至 2023 年才实现单票保本。即便定位高端物流的顺丰,也未能完全幸免 ——2024 年其速运物流单票收入为 15.52 元,今年以来同比降幅已扩大至 11%~14%。
2024 年 6 月的最新经营数据进一步显示,行业低价压力仍在:申通、韵达单票收入降至 1.99 元、1.91 元,圆通则跌至 2.1 元,持续刷新低位。这种 “以价换量” 的模式,最终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服务质量下滑,也为此次 “反内卷” 调价埋下伏笔。


专家研判:短期业绩回暖,中长期看 “直营模式”,并购重组在路上

对于此次运费调整的影响,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给出了明确判断:短期内,电商快递企业的业绩将迎来明显改善,这源于价格传导机制的快速见效;但从中长期来看,直营模式将更具竞争优势 —— 在本轮价格波动中,直营快递(如顺丰)的价格体系更稳定,且其在解决方案、服务能力上的优势,将逐步在 “后价格战时代” 凸显。
赵小敏同时预测,未来快递行业将迎来一轮 “并购重组潮”。他指出,当前行业虽呈现 “头部集中” 态势,但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部分加盟制企业的末端网点盈利压力巨大;若仅依靠非市场化的价格竞争驱动,不仅会延缓产能出清,还会阻碍行业向 “高质量发展” 转型。
“本轮运费上调不该是终点,而应是行业良性循环的起点。” 赵小敏强调,要实现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在多个维度同步发力:包括规范企业资本开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末端服务机制、建立快递员派费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合同与社保制度等。只有产业链各环节都能获得合理收益,行业才能真正摆脱 “内卷”,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推荐商业消费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