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地带芒果卡年龄门槛引热议:30 岁成办理分水岭?

收录于 商业消费 持续更新中
近日,多位中国移动用户反映,在办理动感地带芒果卡套餐时遭遇年龄限制,其中广东地区仅限 30 岁以下客户办理。这一情况引发广泛关注,用户对套餐办理设置年龄门槛表示不解。
《BUG
近日,多位中国移动用户反映,在办理动感地带芒果卡套餐时遭遇年龄限制,其中广东地区仅限 30 岁以下客户办理。这一情况引发广泛关注,用户对套餐办理设置年龄门槛表示不解。
《BUG》栏目查询中国移动官网页面发现,动感地带芒果卡套餐确实存在年龄限制条款,其中广东省仅限 30 岁及以下客户办理,江苏省则仅限 35 岁及以下客户办理。针对这一特殊规定,广东移动和江苏移动两地客服分别证实了年龄限制的存在,但对于设置该条款的具体原因,均未给出明确解释。
这一限制条款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激烈争议,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部分用户认为,这种以年龄划分办理资格的做法涉嫌年龄歧视,剥夺了部分消费者平等选择套餐的权利,应当废除相关年龄限制规定,确保所有消费者都能公平享有各类套餐服务。而另一部分用户则提出,电信运营商根据不同用户的消费特点与习惯,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这本身是一种精细化服务的尝试。只是在设置规则时,应提高透明度,让用户清晰了解背后的考量因素,增强规则的可理解性与接受度。


套餐限制年龄,用户诉求受阻

广东移动用户李先生(化名)于今年 8 月在中国移动 App 上申请将套餐更改为动感地带芒果卡 59 元档,然而,中国移动客服 10086 电话回访时明确告知他,该套餐仅限 30 岁以下用户办理。李先生对此十分疑惑,在他看来,年龄不应成为享受某一套餐权益的阻碍,这种限制使得部分消费者无法平等享受性价比高的套餐服务。此后,李先生多次进行投诉和反馈,但截至目前,更改套餐的诉求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资料显示,2023 年,中国移动与芒果 TV 携手打造了动感地带芒果卡。该套餐优势显著,不仅包含超大流量、高速宽带和全国语音通话,还附赠芒果 TV 和咪咕视频的双会员,与其他同类套餐相比,性价比突出。如今移动公司却以年龄等条件限制用户办理和更改此套餐,令众多像李先生这样的用户感到不满。
《BUG》栏目进一步致电广东移动和江苏移动客服核实情况。两地客服均确认了套餐存在年龄限制这一事实,但当被问及为何设置年龄限制时,客服人员均未给出确切原因,仅强调这是业务办理的既定规则。
此前,江苏移动曾在中国移动官网上发布一则《关于芒果卡办理年龄规则的公告》。公告中提到,依据产品设计规则,芒果卡主要面向年轻客户开放办理,用户在办理新入网或转入该套餐时,年龄需小于等于 35 周岁。不过,办理后若客户年龄自然增长超过 35 周岁,已办理的产品使用不受影响。
有业内人士分析,电信运营商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特点、习惯,推出定制化服务方案,从一定程度上看,这是市场细分下精细化服务的一种体现。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能够更好地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但在此过程中,具体规则的设置,尤其是涉及年龄限制这类较为敏感的条款,需要运营商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主动向用户阐释背后的逻辑与考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更易理解并接受相关规则,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半年报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面临一定压力。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实现营收 5438 亿元,同比下滑 0.5%。《BUG》栏目梳理发现,这是自 2020 年以来,中国移动半年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同时,净利润为 842 亿元,同比增长 5.0%,净利润增速也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
从市场收入类型来看,个人市场收入为 2447 亿元,同比下滑 4.1%,成为中国移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大收入板块中唯一出现下滑的部分。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语音业务、短彩信业务、无线上网业务均呈现下滑态势。其中,语音业务收入 342 亿元,同比下降 5.7%;短彩信业务收入 161 亿元,同比微降 0.7%;无线上网业务收入 1955 亿元,同比下滑 4.7%。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业绩会上坦言,下半年公司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通信服务收入增长进一步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个人市场规模和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他分析指出,当前传统通信需求已趋于饱和,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在 14 亿人口的基础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 18 亿,话音、短信业务持续负增长,流量业务虽仍在增长,但也进入平稳增长期。与此同时,新型信息服务尚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例如 AI 业务要实现规模化收入还需时日。此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大流量数据卡、低价数据卡等在网上大量销售,对公司业务造成冲击。
杨杰还特别提到携号转网服务,言辞犀利地指出:“携号转网原本旨在改善服务,赋予客户选择权,如今却沦为恶性竞争的手段,不合规、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携号转网过程中屡见不鲜。” 这一言论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在干扰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从实际数据来看,在携号转网方面,中国移动被外界视为受影响较大的一方。例如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的移动业务客户总数净减少了 94 万户。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如果在更改性价比更高套餐时面临重重限制,为追求更优质的服务与更实惠的套餐,携号转网或将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选择。而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在合理设置业务规则、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的同时,保障用户权益,增强用户粘性,将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

推荐商业消费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