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期,航旅纵横却因两大业务争议陷入舆论漩涡:一边是 9.9 元 “惊喜数字” 延误险被骂 “史上最难理赔”,一边是主打 “0 差价、0 套路” 的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因 “价高” 遭质疑。双重争议不仅引发用户集体吐槽,更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担忧 —— 这家靠 “官方信任” 起家的平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考验。
一、9.9 元延误险:理赔难如 “中彩票”,涉嫌误导营销
航旅纵横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 9.9 元 “惊喜数字” 延误险,因规则设计 “特殊”,成为近期用户吐槽的重灾区,甚至被调侃 “比彩票中奖还难”。
1. 规则:精确到 “分钟不差”,理赔门槛近乎 “苛刻”
该保险的核心规则极具争议:每天随机设定一个 “惊喜数字”(单位:分钟),用户仅能在航班起飞延误时长与数字完全一致时,才能获得 300 元理赔金。例如当日 “惊喜数字” 为 14,延误 13 分钟或 15 分钟均不赔付 —— 这种 “差 1 分钟都不行” 的条件,让理赔概率大幅降低。
2. 用户:宣传 “诱导”,踩雷后直呼 “被坑”
多位用户反馈,购买时页面重点突出 “9.9 元”“赔 300 元”,而 “分钟不差” 的关键条款却以小字隐藏在不显眼位置,极易被忽略。- 一位网友分享经历:值机时看到弹窗广告 “9.9 元购延误险,延误 21 分钟可赔 300 元”,遂购买两份;结果航班实际延误 95 分钟,申请理赔时才发现当日赔付条件是 “精确延误 16 分钟”,最终分文未得,只能发帖提醒 “避坑”。

- 还有用户吐槽:“买完才知道要这么解读,比俄罗斯轮盘还黑”“这不是诈骗吗?”,甚至质疑其为 “变相赌博”。

从用户曝光的投保截图可见,宣传语 “惊喜数字,分钟不差,得 300 元津贴” 虽醒目,但 “延误时长 = XX 分钟整” 的 “=” 符号字体极小,排版上 “翻倍” 等吸引眼球的字样远重于关键条件 —— 这种视觉设计被指 “有意强化赔付诱惑,弱化理赔门槛”,涉嫌误导营销。

3. 官方回应:产品下架,但未解核心争议
面对大量投诉,航旅纵横客服于 8 月 27 日回应称:该产品是保险公司新推出的 “灵活保障”,初衷是让 “延误 30 分钟内也有理赔可能”,以缓解乘客负面情绪;目前因用户反馈不佳,已联系保险公司下架,并承诺 “优化产品与服务”。但这一回应并未平息争议 —— 用户更关心 “为何销售时不明确提示关键条款”“是否存在故意隐瞒规则”,而非简单下架产品。

4. 律师解读:非 “刑事赌博”,但或涉保险违规
天津观夏律师事务所郭凯律师指出,该产品难以认定为 “刑事犯罪意义上的赌博”:其销售对象是有真实出行需求的旅客,用户购买初衷是对冲延误风险,而非 “博彩”。但争议核心在于产品设计的合规性:通过 “极难实现的赔付条件” 大幅限制保险公司责任,可能涉嫌 “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属于《保险法》规定的 “无效格式条款”;同时,该产品设计或违反金融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开发的要求,存在面临行政处罚与监管整改的风险。
二、官方直销平台 “0 套路” 遭打脸:机票价格反高于其他渠道
除保险争议外,航旅纵横 7 月 17 日上线的 “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也陷入信任危机。该平台上线时主打 “0 差价、0 捆绑、0 套路”,还获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航司支持,被比作 “民航版 12306”,一度让用户期待 “买到更实惠的源头机票”。

- 有用户查询 “成都到大理” 机票时发现,航旅纵横平台价格比其他渠道贵数百元,疑惑 “是我用错方式了吗?没觉得便宜”;

- 另有用户对比 “北京到大理” 同日期、同航班机票,发现航旅纵横比其他平台贵 100 余元,直言 “官方直销的优势在哪儿?”;

-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实测也发现,航旅纵横虽部分时段、部分航班有价格优势,但 “价高” 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航旅纵横客服解释称:平台机票均为航司直供,价格与航司系统实时同步;价格差异源于 “航班舱位、市场需求、剩余座位、航司动态定价” 等因素,属正常现象。
但这一解释未能说服用户 —— 在消费者认知中,“官方直销平台” 本应跳过中间环节,具备价格优势;如今 “0 差价” 宣传与 “价高” 现实脱节,让 “0 套路” 沦为空泛口号,进一步消耗了用户对航旅纵横的信任。
三、信任流失:航旅纵横需回归 “用户体验” 核心
从依托官方数据成为 “出行必备工具”,到如今因 “套路保险”“价高平台” 陷入争议,航旅纵横的问题本质是 “背离了用户信任的根基”。其核心竞争力本是 “官方背景带来的可靠性”—— 用户选择它,是相信其能解决 “信息不对称”“服务不透明” 等出行痛点。但如今:
- 延误险通过 “隐藏条款” 诱导消费,违背了 “保障用户权益” 的初衷;
- 直销平台宣传 “0 差价” 却未兑现价格优势,背离了 “为民航消费者谋便利” 的定位。
- 产品设计需 “透明化”:无论是保险还是机票服务,关键规则、价格构成需显著提示,避免 “埋坑”;
- 定价逻辑需 “合理化”:作为官方直销平台,应与航司协同优化定价机制,真正体现 “源头机票” 的价格优势;
- 用户反馈需 “真落地”:针对投诉建立更高效的响应机制,将用户意见转化为实际改进,而非仅作 “表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