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战 2025:卖水生意,告别高利润时代

收录于 商业消费 持续更新中
2025 年的包装饮用水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价格战的硝烟虽渐淡,但新旧玩家的角力、品类扩张的竞速,让这条赛道的竞争逻辑已彻底改写。
一、头部企业的分化:水业务承压
2025 年的包装饮用水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价格战的硝烟虽渐淡,但新旧玩家的角力、品类扩张的竞速,让这条赛道的竞争逻辑已彻底改写。


一、头部企业的分化:水业务承压与增长曲线切换

2025 年中期业绩单,撕开了头部水企的分化轨迹。
农夫山泉上半年收入 256.22 亿元(+15.6%),净利润 76.22 亿元(+22.1%),毛利率仍稳在 60.32%,但支撑其多年的饮用水业务却显疲态 ——94.43 亿元的收入虽同比增长 10.7%,却未及 2023 年同期的 104.42 亿元;反映盈利能力的分部利润率降至 35.44%,较 2022 年的 39%、2023 年的 36.4% 持续下滑。显然,2024 年价格战的余波仍在。
华润饮料的处境更显艰难。以怡宝为核心的饮用水业务收入 52.51 亿元,同比大跌 23.1%,其中贡献最大的小规格瓶装水收入下滑 26.2%,直接拖累整体营收降至 62.06 亿元(-18.5%),利润同比缩水 28.7% 至 8.23 亿元。要知道,饮用水曾占其收入的 80% 以上,如今却成了业绩包袱。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非水品类正在接棒增长。农夫山泉茶饮料板块收入突破 100.9 亿元(+19.7%),不仅规模超越饮用水,48% 的利润率更是甩开后者一大截;华润饮料的饮料业务收入也同比增长 21.3%,占比从 10.3% 提升至 15.4%。对头部企业而言,“卖水” 的黄金时代正在褪色,多品类布局成了必答题。


二、价格战余波与市场渗透:1 元水成常态,渠道战白热化

2024 年的价格混战虽已落幕,但 “1 元水” 已锚定行业基准线。天猫平台上,农夫山泉 550ml 绿瓶纯净水、怡宝 555ml 纯净水、娃哈哈 596ml 纯净水单价分别为 1.12 元、1.19 元、1.29 元,即便是农夫山泉红瓶天然水,单价也仅 1.28 元。低价已成标配,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渠道争夺则成了新战场。过去深耕低线市场的娃哈哈,在宗馥莉的推动下强势攻入一线 —— 不仅进入全家、盒马等精品渠道,还通过美宜佳 1 万多个点位渗透广东市场。6 月广州批发商的货架上,曾难觅踪迹的娃哈哈饮用水已成为常规品类,渠道下沉与上攻的碰撞愈发激烈。
更具变数的是区域龙头的野心。江西水企润田实业传出上市消息,其在江西本地市占率高达 58%,550ml 纯净水单价 1.16 元、矿泉水 1.66 元的性价比策略,若借助资本加速全国化,或将进一步搅乱市场格局。


三、品类扩张竞速:从无糖茶到冰红茶,抢食 “常青赛道”

当饮用水市场趋于饱和,饮料品类成了必争之地。2025 年上半年,农夫山泉在有糖茶、果汁、即饮咖啡赛道密集推新,华润饮料更是一口气发布 14 款新品,覆盖茶饮料、草本饮料、运动饮料等细分领域。
但曾经的香饽饽无糖茶已显露疲态。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 年 2-3 月无糖茶增速转负,而 2023 年多个月份增速超 100%。农夫山泉茶饮料板块增速从 2023-2024 年的 60% 左右降至 19.7%,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企业们迅速转向有糖茶赛道,尤其是冰红茶这一 “常青树”。娃哈哈推出 1L 装冰红茶,农夫山泉上线 “冰茶”,元气森林、统一也跟进推出冰红茶可乐、汽水等衍生产品。背后逻辑清晰:有糖茶市场规模始终是无糖茶的近两倍,而康师傅、统一虽占据 68.6%、10.8% 的份额,但品牌老化与提价失误(2024 年 1L 装从 4 元涨至 5 元),给了新玩家可乘之机 —— 康师傅上半年茶饮料收入下滑 6.3%,经销商净减 3409 家,正是信号。
不过,新入局者尚未建立价格优势。娃哈哈 1L 装冰红茶单价 4.3 元,农夫山泉 600ml 装 3.79 元,均高于康师傅 1L 装的 3.83 元、统一 500ml 装的 2.69 元。这场 “叫板” 能否成功,仍需市场检验。



结语:竞争逻辑改写,多品类与强渠道成生存关键

2025 年的包装饮用水市场,早已不是 “一瓶水打天下” 的时代。价格战磨平了利润,新玩家分走了份额,单一品类的风险愈发凸显。未来,能在饮用水基本盘之外,凭借多品类布局捕捉新消费趋势,同时以强渠道能力触达更广泛用户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持久战中站稳脚跟。行业的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推荐商业消费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