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寻父:从黑砖厂阴影中打捞的人生

收录于 社会文化 持续更新中
2025 年 6 月 29 日,河南开封杞县的一场暴雨,冲刷着街道上的泥泞,也冲开了寇静静一家长达九年的煎熬。那天下午,杞县阳堌派出所的一通电话,让这个早已在寻亲路上耗尽希望的家庭,重
2025 年 6 月 29 日,河南开封杞县的一场暴雨,冲刷着街道上的泥泞,也冲开了寇静静一家长达九年的煎熬。那天下午,杞县阳堌派出所的一通电话,让这个早已在寻亲路上耗尽希望的家庭,重新听到了失踪父亲寇聚合的消息。

寇聚合刚被找到的时候和他手上的老茧


重逢:九年未见,父亲早已面目全非

“隔着屏幕看到我爸的那一刻,我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寇静静至今记得视频里父亲的模样 ——57 岁的年纪,却有着七八十岁老人的苍老,嘴里只剩一颗牙,身形消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曾经在家中要求子女挺胸抬头、自己身姿笔直的父亲,如今背驼得厉害,走路时脚步虚浮,像是随时会摔倒。
接到消息时,寇静静和哥哥远在外地,村里的大队会计和嫂子先一步驱车 200 多公里,将寇聚合从派出所接回了家。兄妹俩一夜未眠,哥哥甚至因为买不到当天的机票,等到凌晨四点多才赶回家。推开家门,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苍老的父亲,更是满身的伤痕:手臂上、背上残留着青紫的印记,手掌布满厚厚的老茧,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泥垢。
“我爸以前在家从不干重活。” 寇静静红着眼眶说。20 多年前,寇聚合被诊断出精神疾病,此后大多时候只是在家吃喝休息,偶尔在村里转悠。可这次回来,他像变了个人 —— 不停地找活干,家里没有锄头,就拿着一把烧坏的破刀在地上反复砍凿;让他休息,他反而会生气地训斥女儿。只有在情绪恍惚时,他才会絮絮叨叨地说起这些年的遭遇,断断续续的话语里,藏着令人心惊的苦难。


失踪:从家常照看,到突然消失的九年

寇聚合的精神疾病并非毫无征兆。病发时,他会变得暴躁,曾两次将家里的东西搬到院子里烧毁,消防车来了好几辆;也会失控打人,妻子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子女去亲戚家暂住。后来,他开始习惯在村里转悠,自己做饭,儿子每隔两天就会给他送些吃的,日子虽不安稳,却也算有迹可循。
2016 年 6 月,一切被打破。当时,儿子决定去浙江打工,原本由儿子照看父亲的责任,转交到了寇静静身上。可儿子出门才三天,寇静静去父亲住处探望时,却发现人不见了 —— 儿子送的吃的原封不动地放在桌上,房门虚掩着,像是主人只是临时出门。
“我连续找了一个礼拜,村里的角落、附近的山头、水渠边都找遍了,连路边翻垃圾桶的人我都会多看几眼,可就是没找到我爸。” 无奈之下,寇静静在汝州市陵头镇派出所报了警。谁也没想到,这一找,就是九年。
九年里,寻亲成了这个家庭的日常。他们在网上发寻人启事,微信上花两块钱一次地扩散消息;联系各地的救助站,只要有一点相似的线索,就立刻赶过去核实;把寻人启事印成传单,贴遍了汝州庙下镇、郑州巩义、登封、南阳等地。最接近希望的一次,是一个救助站发来照片,照片里人的正脸和侧脸都与寇聚合极为相似,兄妹俩连夜赶过去,却发现只是一场空。
“我妈好几次都想放弃,说不如给我爸立个衣冠冢,可我哥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没找到,就不能停。” 寇静静说。他们一次次去派出所询问进展,一次次采集血样比对 DNA,却始终没有消息。直到 2025 年那个暴雨天,一位路过的老太太发现了在雨中徘徊的寇聚合 —— 他穿着厚重的加绒裤子,胡子拉碴,连家人都快认不出,老太太问出他 “找不着家”,便报了警。


追凶:循着记忆,踏上寻找黑砖厂的路

“他们把我爸拉走,让他没日没夜地干活,打他骂他,一分钱都不给!” 从父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寇静静拼凑出了真相:2016 年 6 月,寇聚合在寇寨村东边的公路上,被几个人强行拽上车,此后九年,他像商品一样被倒卖在多家砖厂,忍受着非人的对待。“我爸说,他们觉得他岁数大了,干不动了,才把他扔在路边。那砖厂很大,楼一栋挨一栋,里面还有好多像他一样的人。”
愤怒与心疼交织,寇静静和哥哥决定:一定要找到那些黑砖厂,为父亲讨回公道,也解救更多被困的人。可报警之路却不顺利 —— 陵头镇派出所让他们去案发地报警,阳堌派出所也表示,寇聚合只是在当地被发现,案发地不明无法立案。“既然没人知道案发地,那我们就自己找黑砖厂!”
寇聚合的记忆,成了唯一的线索。他记得被释放时,在车上看到了 “民权”“兰考” 的路牌,还看到了夜晚亮着灯的 “焦裕禄纪念园”;他记得砖厂外种着树木,没有庄稼和住户,生产红砖、青砖,还有用大石头磨的制砖粉末。靠着这些碎片,寇静静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兰考、民权附近的砖厂,第一个目标锁定了兰考县的兴隆建材。
可父亲却害怕了,“他说里面还有其他智障的人,放他走的时候,车上还有两个人,不知道被拉去了哪。” 母亲也担心他们的安全,不让去。“我也怕,但一想到还有人被困着,就没法放弃。”2025 年 7 月 2 日一早,寇静静、哥哥带着父亲,瞒着母亲开着车出发了。

两名片区民警带寇聚合在兰考县城关镇查看


查证:从砖市到偏僻厂区,终于找到囚禁之地

一路波折不断。上高速时,阳堌派出所打来电话要上门了解情况;到郑州时,陵头镇派出所决定派民警协助,让他们原地等待。等赶到兴隆建材,却发现这里只有红砖,没有父亲说的青砖,“不是这儿”。随后,他们又找了 3 家砖厂,两家关着门,一家有大烟囱的也不符合描述。向当地村民打听,大家要么不知情,要么不愿多言,一早上过去,毫无进展。
下午 3 点 55 分,走投无路的他们在焦裕禄纪念园附近打了 110,赶来的片区民警捎着他们在市区转了一圈,却表示 “市区没有砖厂,郊区不是我们的片区”,便把他们放下了。“不能这么没头没脑地找。” 哥哥提议,砖厂的砖肯定会卖到砖市场,不如去砖市场打听。一个小时后,他们找到了兰考县三义寨乡的砖市 —— 这里停着许多拉砖的三轮车,车主们手里都拿着名片。
“我们给师傅们递烟,跟他们说我爸的事。有个师傅愣了一下,说好像见过我爸给他装过砖,就是记不清哪个厂。” 这个消息让兄妹俩燃起希望。下午 5 点多,怕晚上有危险,他们再次联系陵头镇派出所,又打了三义寨乡的 110,希望民警协助排查。等不及民警赶来,他们按着砖市打听来的路线,先找到了附近一个砖厂,刚要进去,三义寨派出所来电让他们等民警到了再进。
傍晚 6 点多,两地民警先后赶到,带着他们排查了 3 家偏僻的砖厂,有的甚至藏在庄稼地里,都不是目标。直到晚上 7 点多,民警带他们去了最后一家 —— 位于三义寨乡政府和派出所后方 1 公里的河南兴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开始,寇聚合没认出来。门口的六角形砖,和他记忆中的不一样。“我们想,都到这儿了,不能放弃,就再往里走了走。” 没走几步,一道带着尖刺的铁围栏出现在眼前,寇聚合突然停下:“像!我记得围墙就是这样的!” 又往前走七八米,他指着厂里三栋楼中的中间那栋,声音发颤:“就这栋!我住三楼,第一间!”

兴兰建材厂宿舍

 

 


解救:脏乱的床铺与被困的工人,罪恶浮出水面

跟着父亲走上那栋五六层的楼,长长的楼道里分布着许多房间。寇聚合一眼就找到了自己的床铺 —— 上下铺的铁架床,一个房间里放着五张床,两三张上铺被拆掉,床上的被褥又脏又乱,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看到那床,我和我哥眼泪都快下来了,我爸就在这种地方住了半年多!”
晚上 8 点多,三义寨派出所的民警增多,他们在厂里控制了 1 名做饭的女人 —— 她看起来智力正常,还有 5 名和寇聚合一样精神恍惚、言语不清的工人。当时工厂还在正常生产,有的工人刚下班准备吃饭,有的正要去上厕所。“我问那个做饭的女人吃了没,她说没吃,因为老板还没吃。可我们从头到尾没见到老板。”
民警将这些人带回派出所做笔录,他们都承认寇聚合曾和他们一起干活。有人说自己在这儿待了两三年,有人说待了几个月、半年。“民警不让我们看其他房间,说会有刑警来采集证据。” 寇静静和父亲被带回派出所录口供,哥哥不放心,留在父亲的房间门外守着,直到 7 月 3 号凌晨 1 点才回到派出所。
那天,他们到凌晨 3 点多都没吃饭,民警给他们拿了泡面,可兄妹俩没胃口,只有寇聚合吃了两根香肠垫肚子。在三义寨乡政府协商时,工作人员提出先给他们父亲在兰考期间的工钱,被兄妹俩拒绝了。“钱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知道谁把我爸拉走的、转卖了几家厂、还有多少人被困着!” 寇静静还联系了曾举报黑砖厂的上官正义,让他和派出所所长沟通,坚决不接受私下调解。

在黑砖厂里找到的其他三位工人


追问:四年四家砖厂,未解的谜团与担忧

2025 年 8 月初,兰考县公安局传来消息:经查,2020 年至 2025 年间,寇聚合被转卖于河南四家砖厂 ——2020 年在郑州市管城区的一家砖厂(2025 年 6 月已被管城区警方打掉,抓获一名姓戴的叉车司机,其交代 2023 年 7 月将寇聚合卖给姓蔡的人);之后到了平顶山市叶县辛店镇的一家砖厂(具体时间和厂名不明);2024 年转至商丘市民权县的坤泰建材;2024 年 10 月起,在兰考县兴兰建材直至被解救。目前,警方已控制 8 名涉事工厂负责人,兴兰建材已关停,其他工厂仍在追查中。
可疑问还有很多:2016 年至 2020 年,寇聚合被关押在哪?四家砖厂之外,是否还有更多黑砖厂?被控制的 8 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涉案人员?那些像父亲一样的工人,都得到妥善安置了吗?父亲九年的劳动报酬和赔偿,该如何计算?
“我爸回来后,我们在家装了监控,给他买了定位器,晚上锁上门才敢走。” 寇静静说,父亲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前段时间还走丢了两三天,找到时他说要 “重新盖房子”—— 他早已忘记 2018 年家人就已重新盖好了房,还在前段时间刷了墙、铺了地板。
如今,寇静静仍在频繁联系兰考、三义寨乡、商丘等地的办案人员,追问案情进展。“俺就想知道我爸这九年到底经历了啥,严惩那些坏人,也希望能解救更多像我爸这样的人。” 她的声音里满是坚定,九年的等待没有磨掉她的韧性,反而让她更执着于为父亲、为更多受害者讨回一个公道。

推荐社会文化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