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半年长视频平台业绩分析

收录于 书与影音 持续更新中
2025 年上半年,国内长视频平台陆续披露经营业绩。在会员增长触顶、广告业务乏力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体进入 “减量提质 + 技术提效” 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短视频持续
2025 年上半年,国内长视频平台陆续披露经营业绩。在会员增长触顶、广告业务乏力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整体进入 “减量提质 + 技术提效” 的新阶段。与此同时,短视频持续挤压用户时长,长视频平台用户基本盘遭遇明显冲击,QuestMobile 数据显示,对比 2018 年 8 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 5.3 亿、5.65 亿、4.7 亿的月活用户(MAU),2025 年 6 月三大平台 MAU 已分别降至 3.63 亿、3.56 亿、2.01 亿,同期芒果 TV 为 2.76 亿,用户流失问题凸显。
在此背景下,长视频平台的竞争逻辑正发生深刻转变:从单一内容比拼,转向 “技术 + 生态 + 全球化” 的系统性较量。短剧、线下业务、IP 衍生、内容出海等新赛道,成为平台构筑差异化壁垒的 “第二战场”,推动行业从 “视频内容单点突围” 向 “生态运营商” 角色加速转型。



四大平台战略布局与业绩表现:各有侧重,共寻破局

爱奇艺:“长 + 短” 双轮驱动,精品化与全球化并行

2025 年上半年,爱奇艺呈现 “挑战与机遇并存” 的态势。财报数据显示,其一、二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会员服务、在线广告、内容分发三大核心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 “其他收入” 板块连续两个季度逆势增长,成为业绩缓冲的重要力量。值得关注的是,截至二季度,爱奇艺国际版会员收入与规模已连续 8 个季度环比增长,Non-GAAP 运营盈利更是连续 14 个季度保持,全球化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1. 内容端:聚焦头部,向 “短” 延伸

  • 长剧集:延续女性与现实题材优势,剧场厂牌效应显著。上半年推出《临江仙》《朝雪录》《无忧渡》《书卷一梦》等多部高热古偶剧,年初悬疑刑侦剧《漂白》、暑期档年代剧《生万物》亦成功突围,进一步巩固平台在核心赛道的竞争力。不过受广告策略调整、剧集排播量减少影响,短期营收增速有所放缓。
  • 综艺:头部 IP 表现亮眼,商业价值提升。《喜剧之王单口季 2》广告收入较前作同比翻倍;《哈哈哈哈哈 5》刷新节目热度纪录,会员收入超预期;《新说唱 2025》内容热度峰值破 9500,创系列新高,为平台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与广告投放。
  • 微短剧:量质齐升,IP “一鱼多吃” 成核心方向。二季度爱奇艺微剧日均播放时长、UV(独立访客)均实现双位数环比增长,漫改 IP《成何体统》热度峰值破 5500,创下平台微剧历史纪录,并带动同名动漫复看量及续作预约量增长 3 倍。目前平台竖屏微短剧储备量达 1.5 万部,CEO 龚宇明确表示,将把长剧爆款方法论、先进技术与 IP 衍生经验复用到微剧开发中,挖掘短剧商业化潜力。

2. 战略端:降本、出海、IP 衍生多点发力

  • AI 提效:以技术驱动降本增效,优化内容生产全流程,减少低效投入;
  • 海外拓展:上半年国际版会员收入同比增长 35%,持续深耕海外市场,扩大用户覆盖;
  • IP 衍生:自营影视卡牌 GMV 突破 1 亿元,《淮水竹亭》《临江仙》卡牌销售额创新高,线下全感剧场已覆盖 30 座城市、50 余家门店,打通 “线上内容 + 线下消费” 的链路。
未来,爱奇艺将聚焦 “商业性与艺术价值兼具” 的头部精品内容,通过精简剧集集数、提升内容紧凑度来增强用户粘性,在 “长 + 短” 内容生态下进一步提升会员价值与广告吸引力。


优酷(虎鲸文娱):《藏海传》成标杆,人才与 IP 战略双加码

2025 年 5 月,阿里大文娱集团正式更名为 “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 “大麦娱乐”,明确以 “优酷 + 大麦娱乐” 为核心引擎,坚持 “内容 + 科技” 双轮驱动,打造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消费体验。作为线上核心板块,优酷上半年凭借头部剧集与差异化战略,在行业调整期保持了竞争力。

1. 内容亮点:《藏海传》创佳绩,战略聚焦 “三化”

  • 头部剧集破圈:平台大剧《藏海传》成为上半年 “现象级” 作品,不仅登顶 6 月云合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榜首,6.4% 的月度市占率还位列上半年云合全网累计霸屏榜第二。商业表现上,该剧招商品牌数量为 2022 年以来全网剧集第一,15 秒贴片广告均价突破 900 万元,片头广告竞标价达 8000 万元,冠名费 1.2 亿元,实现 “叫好又叫座”。
  • 内容战略升级:围绕 “精品化、系列化、跨界融合” 三大方向,推出 “优酷原创” 厂牌,聚焦强叙事、国际视野的内容。其中季播模式成为重要探索 —— 通过观众反馈调整创作与项目开发,降低内容不确定性,最大化 IP 价值。《以法之名》《凡人修仙传》《献鱼》等优质剧集的上线,体现了平台在内容层面的投入与进化。
  • 短剧差异化路径:不同于其他平台对经典 IP 的 “复刻式开发”,优酷选择 “大 IP + 新故事” 的模式。例如在《觉醒年代》成功后,开发由原编剧龙平平创作的精品短剧《延乔兄弟》,聚焦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革命故事,既借势 IP 热度,又输出全新内容,实现口碑与流量双赢。

2. 人才战略:扩充工作室矩阵,强化创作实力

今年以来,虎鲸文娱持续加码人才引入:编剧刘吾驷、耐飞科技董事长栗坤、导演李蔚然先后加盟,分别成立 “驷马难追工作室”“耐飞视界工作室”“未来导演工作室”。加上去年《边水往事》导演算成立的 “三边坡工作室”,优酷工作室矩阵进一步扩大,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核心创作力量。


腾讯视频:押注头部精品,剧综双轮 + 短剧补位

据腾讯控股半年报,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达 1.114 亿,是四大平台中唯一披露会员数据的平台,核心用户基本盘相对稳固。上半年,腾讯视频以 “头部化、精品化” 为核心策略,通过剧综双轮驱动与短剧布局,应对行业挑战。

1. 内容端:头部剧集领跑,综 N 代撑场

  • 剧集:男频与精品剧双线发力。《大奉打更人》《雁回时》《折腰》三部剧集站内热度值均破 3 万,其中《大奉打更人》登顶 1 月云合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榜,验证了男频大剧的破圈能力;《九重紫》作为 “成本控制 + 对赌后验激励” 模式的成功案例,为后续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经验;积压剧《折腰》的成功播出,则为平台在 5 月剧集市场赢得关键份额。
  • 综艺:综 N 代仍是核心支柱。《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第二季》《现在就出发第二季》《演员请就位第三季》《斗笑社第三季》等成熟 IP 持续输出,稳定平台综艺流量与广告收入。

2. 战略调整:收缩中腰部项目,加码短剧

腾讯视频高管公开表示,当前行业呈现 “头部虹吸效应”——A 级剧首集弃剧率稳中有降,B 级剧弃剧率明显上升,S + 级剧有效 UV 比 B 级剧高出近 20 个百分点,品牌广告投放更趋谨慎,腰部剧招商困难。为此,平台明确 “只做 A+、S+、S 级头部大项目” 的策略,通过集中资源提升投入产出比,减少低效浪费。
同时,腾讯视频加大短剧布局:将原 “十分剧场” 升级为 “十分短剧”,计划把长剧预算中 10%-20% 的低效部分转移至横屏短剧开发,并多次更新短剧激励政策。目前已累计上线 24 部自制竖屏短剧,储备量超 2 万部,以短剧补位用户碎片化观看需求。


芒果超媒:现金流改善,短剧爆发但核心业务承压

2025 年上半年,芒果超媒营收 59.64 亿元,同比下滑 14.31%;净利润 7.63 亿元,同比下滑 28.31%,三大核心业务均面临压力。不过,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 354.88% 至 46.01 亿元,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为后续内容投入与新业务探索提供了支撑。

1. 核心业务:广告与电商下滑,会员增长乏力

  • 互联网视频业务:作为收入主力(营收 48.82 亿元,占比超 80%),同比下滑 1.5%,毛利率同比下降 8.62%,或与版权成本增长相关;
  • 广告业务:从去年同期 17.21 亿元降至 15.87 亿元,公司坦言 “广告主投放意愿谨慎,品牌广告市场复苏滞后”;
  • 内容电商:营收 4.46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67.09%,成为营收下滑的主要拖累因素;
  • 会员业务:营收 24.96 亿元,增长不显著,运营商业务(营收 8 亿元,同比增长 7%)成为少数亮点。

2. 内容表现:综艺强势,剧集待补,短剧爆发

  • 综艺:延续平台优势,多部作品霸榜。《大侦探・拾光季》登顶 2-3 月云合综艺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榜,《乘风 2025》拿下 4 月榜首,《女子推理社第二季》《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再见爱人第四季》等均位列同期榜单前列,成为吸引用户的核心抓手。
  • 剧集:上新数量偏少(仅 10 + 部,远低于爱优腾的 20 + 部),头部依赖明显。上半年仅《国色芳华》(1 月)、《五福临门》(2 月)、《仁心俱乐部》(6 月)三部剧集进入当月云合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榜,头部剧播完后声量快速萎缩,剧集赛道需进一步补强。
  • 短剧:成新增长亮点。报告期内大芒计划上线微短剧 1179 部,同比增长近 7 倍,通过 “经典剧场(改编《还珠格格》等国民 IP)+ 热点剧场(综艺衍生短剧)” 双轨模式,快速扩大短剧规模,竖屏短剧也成为新发力方向。

3. 新业务探索:AIGC、出海、虚拟数字人多点布局

芒果超媒在投资者互动中透露,已实现虚拟数字人在 AI 导演、虚拟替身、虚拟代言人、恋综数字人等多场景应用;短剧出海方面,《虚颜》《一梦枕星河》等热门作品登陆芒果 TV 国际 APP,AIGC 技术则为内容本地化适配提供支持。未来,公司将重点挖掘短剧、AIGC、内容出海、衍生品等新兴业务的增长潜力。


行业共性挑战与未来趋势:破局之路在 “精” 与 “新”

1. 共同挑战:增长瓶颈与成本压力并存

上半年,长视频平台普遍面临四大难题:
  • 营收增长放缓:会员增长触顶、广告市场疲软,核心业务难寻新突破口;
  • 内容投入产出比低:头部内容依赖度高,但制作成本居高不下,中腰部项目盈利困难;
  • 用户注意力流失:短视频持续挤压用户时长,长视频用户 MAU 普遍下滑,用户留存与活跃度提升难度加大;
  • 盈利压力显著:除爱奇艺保持运营盈利外,多数平台仍面临净利润下滑压力,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成为关键。


2. 未来趋势:从 “内容竞争” 到 “生态较量”

为应对挑战,长视频平台已形成两大核心战略方向,推动行业进入新阶段:
  • 核心业务 “精品化”:收缩中腰部项目,集中资源投入头部内容,通过 “少而精” 的作品提升用户粘性与商业价值,如腾讯视频的 “S 级项目聚焦”、爱奇艺的 “头部精品策略”;
  • 新业务 “多元化”:以短剧为短期增长点(四大平台均加码短剧储备与开发),以 AIGC 降本提效(技术渗透内容生产全流程),以 IP 衍生与线下业务拓展收入边界(如爱奇艺线下剧场、芒果 TV 衍生品),以全球化寻求增量(爱奇艺国际版增长、芒果 TV 短剧出海),构建 “内容 + 技术 + 生态” 的全新竞争壁垒。
2025 年下半年,长视频行业的 “存量博弈” 将进一步加剧,谁能在精品内容上持续突破、在新业务上快速落地,谁就能在 “技术 + 生态 + 全球化” 的较量中占据主动。行业最终胜负,仍需时间检验。

推荐书与影音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