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人物,偏要写神话!

收录于 书与影音 持续更新中
  “浪浪” 二字,读如 “廊廊”,是《离骚》里 “沾余襟之浪浪” 的流貌 —— 水流不止的样子,自带三分虚幻。而动画里那座 “

  “浪浪” 二字,读如 “廊廊”,是《离骚》里 “沾余襟之浪浪” 的流貌 —— 水流不止的样子,自带三分虚幻。而动画里那座 “浪浪山”,哪里是什么仙山,分明是千万小人物的生存镜像:它是基层小妖的牢笼,是凡人挤破头的 “编制”,是看起来触手可及、实则布满隐形壁垒的 “出路”。

  山里头的妖生,和人间的人生没两样。大王洞的大王,不过是连沙僧法器都扛不住的基层妖,可就是这小小的 “单位” 里,二舅凭着伙房的差事,能把蛤蟆精塞进编制,想再拉发小小猪妖,却要等不知多久的 “机会”;拿着九千多号工牌的喽啰,能在片区里耀武扬威,而擦坏了大王祖先字迹的小猪妖、蛤蟆精,转眼就要面临生死劫 —— 二舅连知晓的资格都没有。

  这像极了我见惯的现实:某券商副总桌上的新员工名单,一边是清华、复旦的应届生(说是解决就业指标),一边是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学校毕业生(背后是商界大佬的 “面子”);银行行长朋友直言,孩子能不能入职、升不升职,父母能拉来多少存款、搞定多少业务才是关键。凡人总以为名校和努力能改命,可连实习名额背后,都可能站着身份显赫的影子。就像黄眉对小猪妖说的:“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 如来与悟空早有渊源,唐僧是金蝉子转世,连路上的妖怪都分三六九等 —— 有背景的被收走,没靠山的被打死。小猪妖们,不过是 “大圣金箍棒一甩,无数小妖毙命” 里,连名字都留不下的尘埃。

  可总有人不愿只做尘埃。

  我有个学生,是教孩子英语的普通老师。她偏不搞题海战术,也不用应试套路 ——“孩子就算提了分,没掌握英语,还丢了兴趣,有什么用?” 她做一对一,盯着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卡点,教方法、陪突破,哪怕要多耗几倍心力。最后孩子不仅提分,未来考雅思托福都能自主发力。别人劝她走商业化路子,她只犹豫一件事:“那样还能好好教方法吗?” 遇见她的孩子是幸运的,而她更幸运 —— 守住了自己想做的事,没被 “提分 KPI” 绑架。

  还有两个在职场打拼的学生。男生曾是大厂里的技术男,三年前连上司的意图都摸不透,安排下属工作手忙脚乱,处理冲突更是心力交瘁。我教他揣摩诉求、分辨同事的 “想要” 与 “回避”,教他开会必须定 “责任人、完成时间、标准”,连记录人都要在散会前定 —— 这样谁都不敢懈怠。如今他顺利升到 P6;女生曾是银行里不起眼的职员,如今成了全行仅两位的先进。他们没靠 “背景”,只靠一点点磨、一点点学,把职场路走成了自己能掌控的样子。

  原来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从来不是空话。它不用你生在罗马,不用你挤上 “取经队”,只要你眼里有自己的远方,手里有自己的走法,就够了。

  更让我动容的,是小人物骨子里的 “必须心”—— 不是 “我要赢”,是 “我必须做”,不管结果,不管代价。

  我有个年轻朋友,安静普通,却在部门领导性骚扰女同事(摸手、搭肩)时,直接硬刚。对方有职位、有资历,其他人敢怒不敢言,她却让场面僵到极致,最后公司大领导站在了她这边。她没考虑 “会不会被穿小鞋”,只知道 “这事不能忍”。

  这让我想起两位记者。王克勤揭露兰州股票黑市时被悬赏五百万买人头,又接着揭山西疫苗乱象、河南艾滋病现状,换了无数报社仍不放弃,最后推动了尘肺病的国家立法;简光洲像堂吉柯德般冲向大企业,让 “三鹿三聚氰胺” 家喻户晓,却在各方压力下辞职。他们不是不知道危险,只是 “这事必须有人做”。

  动画里的小猪妖们也是如此。四个连名号都没有的小妖,明知打不过老鼠精,明知 “大招用一次就打回原形”,还是要拼 —— 不是为了进 “正史”,不是为了被大圣看见,只是为了救那十个孩子,为了自己心里的 “该做”。就像朋友硬刚骚扰者、记者对抗黑暗时,都没抱着 “必胜” 的信心,只抱着 “必须做” 的信念。

  可小人物的命运,总逃不开一点无奈。动画结尾,弥勒佛出现,黄眉没为恶行付出任何代价,拿着新法宝就回归 “正剧”;小猪妖们能活下来,靠的还是大圣飘来的四根毫毛 —— 仿佛小人物的光芒,终究要靠大人物的 “照拂”。

  但我更愿意记住另一个画面:北张村民为四个小妖立的小庙。粗糙,香火微薄,却实实在在。抓老鼠精、救十个孩子,在历史里连浪花都算不上,可对孩子的父母、对北张村的人来说,这就是最珍贵的神话。就像王克勤、简光洲的名字,未必人人知晓,可被他们帮助过的人,会记一辈子;我那教英语的学生,未必能成 “名师”,可她教过的孩子,会记得 “学英语可以很有趣”。

  世人总盯着英雄伟人的神话,却忘了自己也能写神话 —— 不是被正史记载的那种,是自己知道、被少数人铭记的那种。我写这篇文字,不认得每一个读者,可有人会看见,有人会记得;你在岗位上多帮一个人,在黑暗里多站一次岗,都是在写自己的神话。

  我们终究是小人物,一生如尘埃。可尘埃落在需要的地方,也能有山岳的力量 —— 帮同事改一次方案,给陌生人指一次路,为不公说一句公道话,甚至只是把自己的日子过成喜欢的样子。这些事很小,却足够让 “浪浪山” 里的日子,多一点光。

  毕竟,你我都是小猪妖,可只要心至、念起、行之,脚下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五彩祥云。

推荐书与影音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