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从架构到人员的 “瘦身”,锚定 “轻营销、重生产”
华熙生物的收缩并非突发,而是一套从管理层到基层、从组织架构到人员结构的系统性调整,核心逻辑是 “砍掉冗余、聚焦核心”。
1. 裁员与管理层精简:重塑创业型组织
早在 2024 年,华熙生物的人员调整已现端倪:当年在职员工 4444 人,同比减少 211 人(降幅 4.53%)。进入 2025 年,调整进一步深化:3 月,公司发布公告 “减少非法定副总经理职位”,明确以精简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架构;同期,董事长在总裁办公会上提出 “重返创业型组织”,直言此前调整旨在 “重整流程、整治贪腐”,为组织 “减重”。2. 人员结构大调:裁撤销售、加码生产研发
从人员构成看,调整方向极具针对性 ——向生产端倾斜,压缩销售端冗余:- 收缩板块:销售员工减少 571 人,同比降幅达 31.78%,为所有岗位中最大;财务员工减少 14 人,降幅 20.59%;研发 / 技术人员仅微降 0.65%,基本保持稳定。
- 扩张板块:生产人员同比增长 19.32%,行政人员增长 25.82%,直接服务于 “重生产” 的战略转向。

3. 费用投放倾斜:研发逆势增长,销售费用降至 5 年同期最低
即便 2025 年上半年营收收缩,华熙生物仍在 “重研发” 上保持定力: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5.25% 至 2.31 亿元,持续巩固技术壁垒;与之对应,销售费用同比收缩 8.45% 至 6.56 亿元,降至近 5 年同期最低值,与 “轻营销、裁销售” 的动作形成呼应。
业绩 “滑铁卢”:营收利润创 6 年最大跌幅,护肤业务成重灾区
战略收缩的背后,是华熙生物 2025 年上半年触目惊心的业绩压力 —— 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创下 2020 年以来的半年度最大跌幅,三大主营业务全线下跌。
1. 整体业绩:营收利润双降,跌幅超预期
2025 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 22.61 亿元,同比下跌 19.57%;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均为 2.21 亿元,同比分别收缩 35.15%、35.38%。从半年度维度看,这是 2020-2025 年六年间,营收、净利润首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业绩承压明显。2. 业务拆解:功能性护肤品领跌,核心板块失速
三大主营业务同步下跌,其中功能性护肤品成为 “重灾区”:- 功能性护肤品:收入 9.12 亿元,同比大跌 33.97%,不仅创下 2021-2025 年五年最低值,甚至低于 2021 年的 12 亿元水平,失去往日增长动力。
- 医疗终端产品:收入 6.73 亿元,同比下跌 9.44%—— 要知道,该业务在 2023 年、2024 年曾分别实现 63.11%、51.92% 的高速增长,此次下滑为近五年首次。
- 原料产品:收入 6.26 亿元,同比微降 0.58%,虽相对稳健,但未能对冲其他业务的跌幅。
3. 小品牌 “砍线”:润熙泉、润熙禾相继闭店,非核心业务退场
为集中资源投向夸迪、润百颜两大核心品牌,华熙生物对旗下小品牌启动 “清退”:2019 年成立的润熙泉(胶原蛋白抗衰品牌)、润熙禾(母婴护肤品牌)已疑似全面闭店。- 润熙禾:2025 年 7 月,其各大电商平台官方店铺清空,乐华娱乐旗下公司退出股东名单(此前曾合作联动);
- 润熙泉:抖音官方旗舰店清空全部商品,淘宝平台已无法检索到旗舰店,而该品牌此前曾将抖音、视频号作为 “两大渠道基本盘”,如今渠道彻底停摆。

玻尿酸 “三剑客” 集体失速:昊海生科、爱美客同步下滑
不止华熙生物,玻尿酸赛道头部企业昊海生科、爱美客(曾被称 “医美茅台”)在 2025 年上半年均陷入业绩下滑,整个赛道面临集体承压。
1. 昊海生科:医美业务首跌,玻尿酸收入占比下滑
2025 年上半年,昊海生科营业总收入 13.04 亿元(-7.12%),净利润 2.02 亿元(-7.35%),归母净利润 2.11 亿元(-10.29%),整体业绩增速转负。其核心医美业务更是迎来 “六年首跌”:医美板块总收入 5.75 亿元,同比下降 9.31%。其中,玻尿酸业务收入 3.47 亿元,同比下跌 16.80%,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65.76% 降至 60.33%,核心产品竞争力弱化;射频及激光设备微降 0.07%,仅(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实现 13.73% 的增长,未能扭转板块颓势。
2. 爱美客:“高毛利神话” 下的业绩滑坡
作为以 “90%+ 毛利率” 闻名的医美龙头,爱美客在连续 5 年(2020-2024)增长后,2025 年上半年首次出现显著下滑:营业总收入 12.99 亿元(-21.59%),净利润 7.91 亿元(-29.44%),归母净利润 7.89 亿元(-29.57%)。从产品看,核心注射类产品全线受挫: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 7.44 亿元(-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 4.93 亿元(-23.99%),两大主力产品跌幅均超 23%;面部埋植线产品收入 0.03 亿元(-4.56%),仅 “其他产品” 以 38.88% 的增速小幅增长,但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