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500 到 550 美元:关税战让 PS5 成美国玩家的 "奢侈娱乐"

收录于 游戏娱乐 持续更新中
8 月 20 日,索尼宣布自次日起美国地区所有型号 PS5 统一涨价 50 美元,原售价 499 美元的光驱版 PS5 Slim 涨至 549 美元(约 4000 元人民币)。这一突然调价让不少计划入手的玩家
8 月 20 日,索尼宣布自次日起美国地区所有型号 PS5 统一涨价 50 美元,原售价 499 美元的光驱版 PS5 Slim 涨至 549 美元(约 4000 元人民币)。
这一突然调价让不少计划入手的玩家措手不及,而背后的核心原因,直指尚未平息的贸易战余波。


北美市场:为何终难幸免?

自 2020 年发售以来,PS5 在全球多市场经历过涨价 —— 日本三次调价至 79980 日元(约 3800 元人民币),欧洲、大洋洲及中国大陆市场也有不同幅度上调,唯独北美始终保持原价。这源于其强劲的市场表现:据 VGchartz 估算,北美销量达 2800 万台,占全球 40% 左右,即便今年 5 月全美硬件支出下降 15%,PS5 销量仍逆势增长 3%,堪称索尼的 “核心阵地”。
VGchartz估算的销量数据
但贸易战的冲击终究难以规避。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 “全球贸易攻势” 下,美国对日本征收 15% 关税,而日本正是索尼四大生产基地之一。
来自游戏市场研究专家Mat Piscatella的公开贴文
尽管索尼早已着手调整产能(计划 2025 年 9 月完成),但贸易协议 8 月敲定的时间节点,让其来不及完全应对。
库存耗尽后,转嫁关税成本成了必然选择,北美这块 “净土” 最终未能幸免。



美日贸易摩擦:15% 关税的连锁反应

相较于中美贸易摩擦的高调,美日谈判虽低调却同样棘手。特朗普任内,日本曾被课以 24% 关税,经多轮博弈后降至 15%,但对索尼等日本企业仍构成不小压力。
索尼的产能布局中,中国作为生产地之一已因中美摩擦开始迁厂,但日本本土产能 “无法迁移”。在关税压力与产能调整的时间差之间,索尼只能选择涨价 —— 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与其他受关税影响的企业逻辑一致。
 


全行业承压:涨价潮与消费者困境

PS5 涨价并非个例。2025 年 4 月以来,Xbox Series X/S 已涨价 100 美元,任天堂 Switch 也传出调价消息。主机厂商的集体动作,本质是供应链与贸易摩擦交织的结果:芯片、组装、零部件等环节均受美国税收政策影响,最终难逃 “关税成本”。
对美国玩家而言,这意味着更艰难的选择。游戏市场研究专家 Mat Piscatella 指出,当前通胀下,食品支出增长 3%,而包括游戏在内的非必需品支出下降 2%;44% 受访者表示将削减游戏支出以优先保障生存,30% 明确会减少游戏相关花费。
这种局面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厂商为保利润涨价,进一步削弱玩家购买意愿,最终拖累整个美国游戏市场。


未来隐忧:贸易战下的 “生存优先” 逻辑

美国的困境虽有其特殊性,却折射出贸易战的普遍影响 —— 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随着日用品价格上涨与厂商转嫁成本的行为常态化,玩家对娱乐消费的取舍可能成为趋势。
欧洲、日本、大洋洲等主力市场未来是否会重蹈覆辙?目前尚难断言,但可以确定的是,当 “活下去” 的优先级超过 “玩下去”,整个行业的生态或将面临更深层的挑战。
贸易战的余波,仍在改写着玩家与游戏产业的关系。

推荐游戏娱乐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