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足球泡沫破灭后,一个清晰的趋势正在显现:俱乐部母公司话语权渐弱,球迷文化正逐步成为中超联赛的主旋律 —— 这或许正是职业联赛应有的模样。
残酷的生存压力,终于让各俱乐部认清了一个事实:球迷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而各城市新建的专业球场,更给球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双管齐下,共同推动着中超球迷文化的声势日渐壮大。无论如何,这样的变化都值得欣喜。
一系列数据足以佐证这份热度:7 月 19 日,北京工人体育场涌入 62291 人,刷新主场纪录;8 月 8 日,大连梭鱼湾体育场以 61611 人再创新高;8 月 9 日,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迎来 60031 名观众;8 月 16 日,杭州黄龙体育场的 36996 人、8 月 20 日成都凤凰山体育场的 41713 人,也纷纷改写当地纪录。截至 22 轮战罢,中超场均入场人数达 25457 人,跻身世界前十,将日、韩联赛远远甩在身后。
观众基数的扩大,也让球迷组织的玩法迎来新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本赛季呈井喷态势的 Tifo 文化。
要理解这种变化,不妨从被公认为 “世界级” 的一幕说起。8 月 12 日,首次征战亚洲赛场的成都蓉城在亚精英联赛附加赛主场迎战曼谷联队前,北看台上拉起了一面约 3700 平米、重达 1.5 吨的巨幅 Tifo:象征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人跃然其上,上方写着 “HEY!ASIA!(你好,亚洲!)”,下方则是 “GUESS WHO'S COMING(猜猜谁来了!)”。这面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大的悬挂式 Tifo,既承载着四川球迷对主队征战洲际赛场的期待,更彰显了当地球迷的力量。仅从 Tifo 层面看,中国足球或许已足以平视世界。
◎成都蓉城的Tifo已经创造历史
“Tifo” 一词源自意大利语 “Tifosi”,原意是形容斑疹伤寒患者发烧时的谵妄状态,后被用来指代对球队极度狂热忠诚的球迷;衍生出的 “Tifo”,则特指覆盖看台的大型横幅或拼图,常见于重要赛事,既是球迷表达支持的核心方式,也是震慑客队的视觉武器。
现代足球 Tifo 的诞生,要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意甲赛场。当时 AC 米兰与国际米兰的对抗白热化,球迷为震慑对手开始制作巨型视觉作品,国米北看台的 “蛇精灵” 与米兰南看台的 “红魔鬼”,成为 Tifo 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自此,Tifo 从零散展示升级为系统化的对抗工具,更奠定了 “地方象征 + 俱乐部信仰 + 球迷身份” 三者融合的创作逻辑,成为死忠看台文化的经典范式。
◎AC米兰的“红魔鬼”压迫性十足
2012-2013 赛季欧冠 1/4 决赛次回合,多特蒙德主场对阵马拉加的比赛中,南看台球迷拉出的巨型 Tifo 堪称 “永远的名场面”:画面中一位穿多特球衣的球迷手持望远镜眺望远方,下方写着 “走在寻找失落的欧冠奖杯的道路上”。为制作这幅 Tifo,80 名球迷凑了 6000 欧元,耗时 6 周制作 15000 张小拼版,最终在威斯法伦球场留下载入史册的瞬间。此后,世界足坛的 Tifo 形式愈发多元。
◎多特球迷制作的Tifo引领了潮流
国内职业赛场的 Tifo 历史,普遍认为始于 2000 年甲 A 联赛 —— 申花球迷在虹口体育场打出印有俱乐部会徽的蓝色画卷式 Tifo,开启了国内 Tifo 文化的篇章。2005 年,虹口北看台又出现了中国球迷历史上第一面全拼图 Tifo。
2016 赛季亚冠四分之一决赛,山东鲁能主场对阵首尔 FC 时,球迷打出 “薪火相传,永不放弃” 的 Tifo,既激励球队拼搏,也展现了球迷的坚定信念;2018 年足协杯决赛首回合,北京国安球迷用五万彩纸拼出 “2018 冠军 - 北京” 的图案,覆盖大片看台,将夺冠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中超 Tifo 真正进入 “震撼人心” 的阶段,或许始于 2023 赛季的大连人。那年 7 月,大连球迷以手绘巨幅电影胶片的形式,在梭鱼湾北看台拉开一幅讲述大连足球数十年浮沉的历史漫卷,其中有辉煌、有沉沦、有酸楚,直抵人心。
到了 2025 赛季,巨型 Tifo 在足球城已近乎家常便饭。中超第 3 轮,大连英博迎来升超后首个主场对阵长春亚泰的比赛,球迷用巨型 Tifo 写下 “WE ARE DALIAN” 和 “WE WILL NEVER LET YOU DOWN”,画面中一双从荆棘中伸出的手拉起另一只手,象征着大连足球虽数易其帜,民众对足球的热爱却始终薪火相传。
◎大连球迷用巨型Tifo展示对家乡足球的热爱
同样在 2025 年,8 月 12 日的 “京沪大战” 不仅创下国安主场 62291 人的纪录,全场球迷还共同完成了八臂哪吒、混天绫、德胜门城楼与 “北京城” 字样的 Tifo 拼图,场面宏大;8 月 9 日的上海德比,申花球迷则用创纪录的人数,在八万人体育场托举起属于自己的壮观 Tifo—— 与北京国安强调 “城市” 不同,上海申花的 Tifo 更突出 “申花” 本身。
◎上海德比Tifo
成都蓉城的玩法则更具层次:在全场球迷 Tifo 拼图的基础上,“刀锋” 球迷会单独拉出覆盖整个北看台的青铜人像巨幕。据了解,“刀锋” 动用上千名会员,耗时十多天才完成这一壮举。正如一位球迷组织负责人所说:“Tifo 的准备漫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展示时间只有两三分钟。它就像划破夜空的烟花,让那一瞬间的美好被永久铭记,时常回味。”
事实证明,出彩的 Tifo 不仅是球场的华彩瞬间,更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被永久记忆。
◎国安Tifo含金量极高
比起竞技水平,球迷文化以及俱乐部承载的城市名片功能,或许才是中超联赛最珍贵的价值。期待未来城市管理者能以更包容开放的态度,推动职业足球文化发展。毕竟这些 Tifo 与看台文化早已启示我们:理解中国足球、理解中超,绝不能陷入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