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数据大修正:从 “稳健” 到 “疲软” 的惊天反转
作为美联储判断就业市场潜在走势的核心指标,三个月非农就业移动平均数的变化更具说服力。数据显示,该指标从 2024 年 3 月的 19.6 万人开始断崖式下跌,到同年 8 月已骤降至仅 6000 人,几乎接近 “停滞” 状态。更严峻的是,这一数据远低于维持失业率稳定的 “盈亏平衡点”—— 多数分析师认为,受人口增长影响,美国每月需新增约 20 万个就业岗位才能避免失业率上升,而 2024 年修正后的就业创造速度,显然远未达到这一底线。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曾明确表示,非农就业人数是其判断经济周期的两大核心指标之一,如今这一指标的疲软表现,为 “衰退已至” 的判断提供了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薪资增长的疲软态势也进一步印证了劳动力市场的低迷。报告指出,2024 年全年美国薪资增长速度,甚至不足维持失业率稳定所需水平的一半。这一现象背后,是企业招聘意愿下降、劳动力需求疲软的真实写照,与此前市场对 “就业市场韧性” 的认知形成鲜明反差。
二、多维度指标共振:衰退信号早在 2024 年 3 月已现
更具学术支撑的是,报告援引了 Michaillat 和 Saez 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比萨姆规则更稳健的衰退判定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劳动力供需缺口、就业市场活跃度等多维度数据,最终得出结论:美国经济 “极有可能在 2024 年 3 月就已开启衰退进程”。这一结论与非农就业数据修正后所揭示的 “2024 年 4 月衰退论” 形成了时间上的呼应,进一步强化了 “衰退早有征兆” 的判断。
Anna Wong 在报告中直言:“当我们梳理修正后的完整数据链条会发现,2024 年的美国劳动力市场,从本质上看就是‘衰退式’的 —— 就业增长停滞、薪资涨幅不足、关键指标持续疲软,这些特征共同指向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美国经济在去年就已陷入衰退。”

三、政策评估重塑:美联储降息 “对了开头”,暂停 “错了时机”
报告指出,从修正数据来看,美联储在 2024 年 9 月果断宣布大幅降息 50 个基点的举动,无疑是 “正确的决策”。数据显示,降息政策实施后,美国就业市场确实出现了短暂的复苏迹象:三个月非农就业移动平均数从 2024 年 8 月的 6000 人逐步回升,到同年 12 月已恢复至 13.3 万人,就业增长的 “反弹信号” 清晰可见。这一变化证明,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刺激经济、提振就业的作用。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 2025 年初 —— 当美联储选择暂停进一步降息时,就业市场的复苏势头戛然而止。修正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三个月非农就业移动平均数再次降至 3.5 万人,几乎回到了 2024 年衰退初期的水平。Anna Wong 认为,这一现象表明,美联储的政策停顿 “时机过早”:当时经济复苏基础尚未稳固,劳动力市场仍依赖宽松政策支撑,过早暂停降息直接导致了复苏动能的流失,最终让就业增长再度陷入停滞。
四、未来展望:2025 年上半年或迎 “二次低迷”,经济处于关键岔路口
若劳动力市场真如预期般在 2025 年上半年陷入低迷,这将意味着美联储需要重新评估当前的政策立场:是否需要重启降息以提振经济?降息的幅度与节奏如何把握?同时,这也将对美国消费者信心、企业投资意愿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产生连锁影响 —— 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走向始终是影响全球市场的 “风向标”。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份修正数据与衰退预警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需重新审视此前基于 “就业稳健” 预期的资产配置策略,重点关注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行业(如制造业、消费板块)表现,同时警惕衰退风险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而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在 “抑制通胀” 与 “提振经济” 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