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封板,胜宏科技股价再创新高,科技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收录于 游戏娱乐 持续更新中
9 月 10 日,在 A 股市场经历多日调整后,曾一度沉寂的科技板块终于迎来强势反弹,以明确的上涨姿态宣告 “回归”。其中,算力赛道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带动整个科技板块复苏
9 月 10 日,在 A 股市场经历多日调整后,曾一度沉寂的科技板块终于迎来强势反弹,以明确的上涨姿态宣告 “回归”。其中,算力赛道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带动整个科技板块复苏的核心力量,多只龙头个股股价大幅攀升,市场热度显著回升。
作为算力板块的 “领头羊”,工业富联当日直接封死涨停板,其最新市值成功突破万亿关口,达到 1.07 万亿元,稳固了其在算力领域的龙头地位。与此同时,被市场俗称为 “易中天” 的算力产业链核心标的同步爆发,新易盛、中际旭创两大龙头股价大涨超 6%,板块内另一重要标的胜宏科技更是表现突出,单日涨幅超 12%,盘中股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尽显算力赛道的强劲势头。
在此次科技板块反弹中,被投资者称为 “寒王” 的寒武纪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9 月 8 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关键公告,宣布公司定增方案已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批复有效期为 12 个月。根据公告内容,寒武纪将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批复文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各项事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这一利好消息,成为 9 月 10 日科技板块重拾升势的重要催化剂,为市场注入强烈信心。
回溯寒武纪近期股价走势,其在 8 月 28 日触及 1595.88 元的阶段性高点后,自 8 月 29 日起开启调整模式,截至此次反弹前,区间跌幅已超 18%。此次调整的核心诱因,与交易所对科创 50 指数权重的调整直接相关 —— 寒武纪在科创 50 指数中的权重将从 15% 下调至 10%,且该调整将于 9 月 12 日收市后正式生效。权重下调直接引发了众多科创 50 指数基金对寒武纪的被动减仓操作,而这一动作又进一步传导至前期交易已显拥挤的整个科技板块,最终导致板块跟随调整。
如今,随着 9 月 12 日指数权重调整日的临近,市场普遍认为科创 50 指数基金的被动调仓已基本接近尾声,科技板块的短期抛压得到显著释放。叠加寒武纪定增获批的利好刺激,市场资金对科技板块的信心再度回升。反映在股价上,寒武纪 9 月 10 日上涨 3.66%,股价成功重回 20 日均线之上,技术面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为板块后续走势奠定基础。
科技板块的强势反弹,也为近期 A 股市场关于 “主线是否转换” 的争论给出了明确答案。此前,伴随科技板块的持续调整,部分投资者对其主线地位产生质疑,但此次板块用实际走势证明,其市场关注度与资金吸引力并未减弱。
对于当前市场主线方向,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通过复盘 A 股市场历次主线切换行情,给出了专业判断 ——成长占优依然是市场主要方向。他梳理了 A 股牛市中几次典型的行情主线切换案例,为当前市场分析提供了历史参考。
第一次典型切换发生在 2000 年 3 月,行情主线从互联网科技板块转向顺周期板块。2000 年的 A 股牛市始于 1999 年的 “519” 行情,当时受益于全球互联网浪潮,互联网科技板块成为行情启动后持续领涨的核心主线。但到了 2000 年 3 月,随着美股纳斯达克指数见顶回落,受海外市场映射影响,A 股科技股行情同步见顶;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逐步见底回升,顺周期板块凭借基本面支撑,接替科技板块成为行情领涨主力。
第二次切换出现在 2007 年 “530” 前后,主线从消费板块转向能源资源品板块。2007 年 A 股大牛市的核心驱动力是中国经济与上市公司盈利的全面上行,行情整体以顺周期类板块为主线。在 “530” 之前,家电、纺服、商贸等可选消费板块是领涨先锋;但 “530” 之后,经济逐步进入过热阶段,通胀水平持续上行,叠加市场对宏观政策收紧的预期升温,消费板块的超额收益开始回落,而煤炭、有色等周期属性更强的能源资源品板块,凭借供需关系改善与业绩弹性,成为新的领涨主线。
第三次切换则发生在 2014 年下半年至 2015 年上半年,期间市场经历了两次主线调整。第一次切换在 2014 年 11 月,以金融板块为代表的大盘价值品种突然爆发,带动指数快速上行,而创业板及科技股等成长品种则出现明显回落,此次切换的直接导火索是 2014 年 11 月 22 日超出市场预期的降息政策。在金融板块领涨约 2 个月后,2015 年 1 月行情主线迎来第二次切换,科技成长板块重新夺回领涨地位,并且这一主线趋势一直延续到 2015 年 6 月指数见顶前,期间未再发生大幅变动。
通过对历史行情的总结,燕翔提炼出两点关键启示,对当前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一,盈利周期及其预期变化,是驱动牛市中行情主线切换的核心原因。2000 年从科技到周期的切换,本质是中国经济增速见底回升,改变了市场对顺周期板块的盈利预期;2007 年从消费到资源品的切换,是经济环境从复苏转向过热,推动资源品板块盈利弹性释放;2014 年底的两次主线切换,则反映了经济下行周期尾声,市场对政策与基本面预期的阶段性调整。
其二,行情主线切换往往需要事件性导火索作为催化剂。2000 年的切换,催化剂是美国科技股见顶带来的海外冲击;2007 年的切换,以 “530” 政策调整为直接诱因;2014 年底的切换,则由超预期降息这一货币政策变动引发。
结合历史经验与当前市场环境,燕翔对后市做出进一步判断:2025 年以来的 A 股行情,在 7 月份后已出现过一次结构性切换。在此之前,银行等金融板块凭借稳健的基本面,超额收益表现较为突出;但 7 月之后,随着指数加速上行,科技股所属的信息技术板块逐步崛起,成为行情领涨板块。从板块盈利基本面来看,截至 2025 年中报,信息技术板块的 ROE(净资产收益率)已呈现明显的触底回升迹象,这为板块后续走势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基于上述分析,燕翔明确表示:“在当前整体经济和市场环境中,成长占优依然是市场主要方向,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科技成长内部的行情扩散机会,把握产业链上下游的轮动与补涨潜力。”

推荐游戏娱乐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